玉门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子课堂习茶品茗日常

发布时间:2025-11-05 00:42:33 来源:原创内容

清晨七点半,玉门市第叁中学的茶艺教室里已经飘起缕缕茶香。高二学生李晓芸小心地将85度热水缓缓注入玻璃杯,看着嫩绿的茶叶在水中舒展身姿。“这是我们这学期新开的茶文化课,”她笑着说,“以前总觉得喝茶是爷爷奶奶的爱好,现在发现这里面学问大着呢。”

校长王建明谈起开设这门课的初衷:“西北人历来爱喝茯茶,但年轻人对传统茶文化越来越陌生。我们想通过这门课,让孩子们了解茶道中蕴含的专注、静心的智慧。”课程设置很接地气——从辨认六大茶类,到掌握不同茶叶的冲泡技巧,再到茶席礼仪,都是实用内容。

课堂上的茶香时光

周叁下午的茶艺课总是格外热闹。“哇,原来红茶和绿茶是同一片叶子做的!”男生张伟第一次听说这个知识点时,惊讶得睁大了眼睛。茶艺老师赵静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同学们分组实验——同样的茶青,一组揉捻后发酵,另一组直接杀青炒干。当两组同学品鉴彼此的作品时,那个“原来如此”的瞬间,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深刻。

这样的教学场景正是学校期待的。玉门学生品茶喝茶上课不只是一门技能课,更是培养耐心与细心的过程。孩子们从最初的毛手毛脚,到能稳稳地完成温具、置茶、冲泡、奉茶整套流程,这种成长肉眼可见。

最让赵老师感动的是,有个特别调皮的学生,为了泡好一杯铁观音,反复练习了十几次。当他终于端出茶汤清澈、香气适宜的成品时,脸上那种成就感和专注的神情,是她在普通课堂上很少见到的。

茶香里的改变

随着课程的深入,变化在悄然发生。课间追逐打闹的学生少了,叁五成群讨论哪种水温更适合龙井的多了。初叁班主任刘老师发现,班上学生在茶道课后做数学题时,审题明显更仔细了。“泡茶需要耐心等待,这个过程中培养的定力,无形中也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家长们也感受到孩子的变化。李晓芸的妈妈说,女儿现在周末会主动为家人泡茶,还细心地根据每个人的口味调整浓度。“看着她专注地洗茶、冲泡,突然觉得孩子长大了。”

学校附近的茶叶店老板发现,最近来买茶的学生明显增多:“他们不再只盯着奶茶,而是会问这是什么茶、该怎么泡。有个男孩用零花钱买了小罐龙井,说要给爷爷尝尝他学的手艺。”

这种学子课堂习茶品茗日常,正在悄然改变着校园文化。就连学校组织的元旦联欢会上,茶艺表演也成了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学生们自己设计的“现代茶席”,将传统茶道与年轻人的审美巧妙结合,让人眼前一亮。

春风拂过河西走廊,玉门中学的茶香飘得正浓。窗外是熟悉的西北风光,窗内是少年们专注于手中一杯清茶的侧脸。这片土地上,新的故事正随着茶香缓缓展开——对于传承,对于成长,对于一杯茶里看见的更大世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