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额尔古纳品茶选举海选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5-11-03 06:33:46 来源:原创内容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前几天路过老街,看见两家新开的铺子挨在一块儿,招牌分别写着“额尔古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和“额尔古纳品茶选举海选工作坊”。当时我就乐了——这年头连喝茶都要搞海选了吗?

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我推开了工作室的玻璃门。没想到里头完全不是想象中茶叶铺子的模样,倒像个设计师工作室。墙上挂着手绘茶山地图,桌上摆着几十个透明茶罐,有个扎马尾的姑娘正对着电脑屏幕比较茶汤颜色。

茶叶也要走红毯

“我们这是在给茶叶办选秀呢。”负责人李老师给我泡了杯金骏眉,茶汤在白色瓷杯里泛着琥珀光,“每年春茶上市前,我们要从两百多种茶样里选出当季主打。你看那边——”他指着角落里正在进行的额尔古纳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的初选现场,几个年轻人正围着茶桌激烈讨论。

穿格子衬衫的小王是评茶员之一。他跟我说起评选标准时眼睛发亮:“就像选美比赛,要看干茶条索、闻香气、品滋味、观叶底。有时候两款茶差距只在毫厘之间,就得反复比对。”我尝了口他们正在评的毛峰,确实跟平时茶馆喝的不太一样,鲜爽度特别明显。

隔壁工作坊又是另一番光景。主理人张姐更看重民间智慧,她的额尔古纳品茶选举海选工作坊经常邀请老茶客当评委。“每个人口味不同,”她边说边整理茶具,“有次有个老爷爷尝出了我们都没注意到的烟火气,原来那批茶在杀青时火候稍稍过了。”她笑道,“群众的眼睛真是雪亮的。”

其实这种模式挺聪明的。传统茶行业总给人老气横秋的感觉,可他们这么一搞,既保证了品质,又让整个过程变得好玩。我注意到很多年轻人专门跑来参与评选,顺便就把好茶买回家了。

在工作室待久了,我发现他们还有个特别的设计——每款入选的茶叶都会有张“简历”,写上产地海拔、采摘时间、制作师傅的名字。有次看到一款落选的茶,简历上写着“香气张扬但持久度不足”,莫名觉得这些茶叶真的在参加比赛。

张姐的工作坊最近在尝试新玩法。他们把不同产区的茶叶混搭,让老茶客盲品打分。“有时候意料之外的组合反而最受欢迎,”她翻着评分表说,“就像去年那款拼配茶,现在成了爆款。”看着她手机里不断跳出的订单通知,我突然理解什么叫“市场是最好的评委”。

黄昏时分,我准备离开。工作室里还在进行第叁轮盲品,工作坊那边飘来阵阵茶香。两家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在做同样的事——让喝茶这件事变得更生动有趣。或许下次再来,我也可以报名当回大众评委,亲自体验下给茶叶投票的乐趣。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