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大学校鸡的暗号,校园暗语的故事
那天晚上在食堂,隔壁桌两个学妹的对话让我竖起了耳朵。“明天老地方见?”扎马尾的女生边说边眨眨眼。短头发那个会心一笑,比了个奇怪的手势:“明白,还是老暗号。”
我戳着碗里的米饭,心里直犯嘀咕。什么暗号?她们在说什么?该不会是我们学校真有什么秘密组织吧?这让我想起上周在图书馆,无意间看到两个男生在书架间快速交换纸条,那动作熟练得跟特务接头似的。
校园里的神秘信号
说来也怪,自从留意起这事,我发现校园里到处都有这种神秘信号。操场边的第叁个长椅,有人用粉笔画了个不起眼的图案;教学楼叁楼洗手间的镜子上,偶尔会出现用口红画的箭头。最让我困惑的是,好几次听到有人提起“校鸡”这个词,可我们学校压根没养鸡啊!
有一次我实在没忍住,拉住经常在操场画图案的那个男生:“同学,你们这是在干嘛呢?”他愣了一下,随后笑得前仰后合:“学长,你想多了!我们就是话剧社的,在排新戏呢。”
“那'校鸡'又是怎么回事?”我追问道。
他神秘地压低了声音:“这个啊,是咱们社团内部的暗号,指代排练场地。因为老体育馆后面那块地,以前真的养过鸡。”
原来如此!我这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可转念一想,不对啊,那图书馆的纸条又怎么解释?
暗语背后的故事
为了弄个明白,我特意在周五晚上去了趟老体育馆。好家伙,这里简直成了露天剧场,二十多个学生正热火朝天地排练着。那个画图案的男生看见我,热情地招手:“学长来得正好,我们在对暗号呢!”
我这才恍然大悟。所谓的亳州大学校鸡的暗号,其实就是话剧社自创的一套联络方式。因为学校场地紧张,他们得用这种方式悄悄约定排练时间和地点。比如“校鸡”代表老体育馆,“梧桐”是梧桐树下,“天台”当然是主教学楼顶楼。
“最开始我们就是在群里直接说在哪排练,”一个戴着眼镜的女生解释道,“后来总被其他社团截胡场地,这才想了这么个招。”
我忽然觉得这些学生挺可爱的。为了共同的爱好,愣是发明出一套专属的校园暗语。这不,现在他们说起暗号来简直炉火纯青。“明天校鸡见”就是老体育馆集合,“下午梧桐”就是梧桐树下对台词。
就连食堂大妈都学会了几句。有天我打饭时,就听见一个大妈喊:“那个要'校鸡'套餐的同学,你的饭好了!”逗得周围同学哈哈大笑。
如今走在校园里,再听到那些奇怪的暗号,我都会心一笑。这些看似神秘的校园暗语,其实承载着学生们最单纯的热情和创造力。或许很多年后,当这些学生各奔东西,偶尔想起当年说过的暗号,嘴角都会不自觉地上扬吧。
就像那个话剧社男生说的:“等我们毕业了,这些暗号说不定就失传了。但至少现在,它们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秘密。”这话说得,还真有几分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