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大学城包夜,夜色下的大学城生活
晚上十点的遂宁大学城,路灯把梧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刚下晚课的学生们叁叁两两从教学楼里涌出来,有人拎着篮球往操场走,有人拐进还在营业的奶茶店。这时候的大学城,和白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我常觉得,白天的大学城是属于课堂和图书馆的,而夜晚的这片地方,才真正露出它生活化的一面。沿着学府路往西走,你能闻到烤红薯的香气混着关东煮的味道。那家叫“时光里”的书吧还亮着灯,里头坐着几个备考的学生,手边的咖啡已经凉了,但手里的笔还没停。
深夜食堂与青春故事
再往前就是小吃街了,这儿到晚上十一点还热闹得很。麻辣烫的摊主认得常来的学生,总会多给一勺花生碎。隔壁桌的男生在争论游戏攻略,声音时高时低;角落里的情侣分享着一碗冰粉,偶尔低声说笑。这种烟火气,大概就是夜色下的大学城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说起来,遂宁大学城包夜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挺神秘,其实拆开来看,无非就是年轻人在这片区域度过夜晚的各种方式。有在实验室通宵做实验的理科生,有在画室赶作业的艺术生,当然也有单纯不想睡,约着朋友在操场聊天到天亮的。
我认识个音乐系的学弟,他最喜欢晚上十点后去琴房。他说那时候整栋楼都安静了,只有琴声在走廊里回荡,感觉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有一次我路过,确实听见里面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像是在摸索什么新曲子。
不过要说最热闹的,还得数那几家通宵自习室。期末前基本座无虚席,但特别安静,只能听见翻书和写字的沙沙声。偶尔有人起身去接热水,动作都轻手轻脚的。有次我看到一个女生趴在桌上小憩,手边还摊着厚厚的考研资料。
夜晚的另一种节奏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在学习。操场晚上十点后就不开大灯了,但靠宿舍楼的那片看台上,总有人坐在那里聊天。有人刚分手,需要朋友陪;有人拿了辞蹿蹿别谤,急着分享喜悦;还有人就是单纯喜欢夜晚的风,比白天舒服多了。
便利店也是夜猫子爱去的地方。那家24小时营业的连锁店,深夜经常能遇见熟人。有时是刚打完球的,满头大汗地进来买冰饮料;有时是熬夜做设计的,来找灵感买烟,虽然店员总会提醒吸烟有害健康。
说到遂宁大学城包夜,保安大叔可能最有发言权。他们值夜班的时候,见过太多故事了——有在路灯下背单词的,有在宿舍楼下难分难舍的小情侣,甚至还有凌晨叁点在广场上练习滑板的。大叔说,看着这些年轻人,就像看着自家孩子。
其实想想,这种独特的夜间生活状态,可能只有在大学城才能体验到。等工作了,成家了,很难再有这样整块的时间,和一群年纪相仿的人一起,在夜晚做自己想做的事。
现在窗外已经彻底安静了,只有远处宿舍楼还零星亮着几盏灯。不知道那些亮着的窗户后面,是还在苦读的学生,还是在和室友聊人生理想。夜色笼罩下的遂宁大学城,仿佛进入了另一种节奏,比白天慢,却比白天更真实。
路灯还亮着,梧桐树的影子轻轻晃动。明天太阳升起时,这里又会恢复白天的忙碌,但属于夜晚的故事,已经悄悄留在了这片土地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