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约附近学生100一次,虎林学生约附近100一次
昨晚跟朋友老王撸串,他冷不丁凑过来压低声音:“诶,你说现在这些‘虎林约附近学生100一次’的小广告,真有人信吗?”我手里的羊肉串顿时不香了。这话匣子一开,倒让我想起不少事儿。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上周路过大学城后街,电线杆上密密麻麻贴着各种手写纸条,冷不丁就能瞥见类似“虎林学生约附近100一次”的字样。刚开始我还纳闷,现在家教行情都卷成这样了?后来才琢磨过味儿来——压根不是补习那回事。
藏在广告背后的猫腻
我表弟在虎林读大叁,有回他跟我说:“哥,我们宿舍楼厕所隔间全是这种贴纸。有次室友好奇扫了码,你猜怎么着?要先交200押金!”这不摆明了坑人嘛。更绝的是,对方收完钱立马拉黑,连个影子都找不着。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虎林约附近学生100一次”的套路经不起推敲。正经兼职哪需要偷偷摸摸贴小广告?现在家教市场时薪早就不止这个数了。再说了,真要找辅导老师,谁不是通过正规平台预约?
前两天跟社区民警老张喝茶,他直摇头:“这些骗子就钻年轻人想赚快钱的心理。先说待遇多好多好,等你要结账了,突然冒出各种费用——服装费、保证金、体检费...”听到这儿我忍不住插嘴:“这不就跟‘虎林学生约附近100一次’那些套路一模一样吗?”老张拍着大腿说:“可不就是换汤不换药!”
说实话,我现在看到这类广告就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个道理谁都懂,可偏偏有人抱着侥幸心理。我邻居家孩子去年就中招了,被骗走半个月生活费,到现在提起这事还脸红。
这事儿琢磨久了,我发现个规律——越是把条件说得特别诱人的,越要留个心眼。正经兼职都会明确工作内容、时间地点,而这些“虎林约附近学生100一次”的广告,永远语焉不详,就跟猜谜似的。
对了,上周我们小区业主群还在讨论呢。物业刚清理完一波小广告,第二天又贴满了。李阿姨在群里吐槽:“这些人怎么跟野草似的,割一茬长一茬?”王叔回复得更绝:“要不怎么说‘虎林学生约附近100一次’这种把戏永远有人上当呢?”
其实要说防范也简单,就记住叁点:别贪小便宜,别信天上掉馅饼,遇到要先交钱的直接拉黑。我表弟现在成了宿舍的“防诈骗宣传员”,谁要动了心思,他就把收藏的案例翻出来给人看。
昨晚那顿烧烤最后,老王感慨道:“还是老老实实搬砖靠谱。”我举杯跟他碰了一下,谁说不是呢。这世上哪有轻松赚快钱的好事,真要是有,还能轮到咱们这些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