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附近100块钱的爱情,邻近百元情感故事
老张蹲在龙子湖边的石阶上,指尖夹着的烟已经烧到尾巴。他瞥了眼手机屏幕,那个备注“阿玲”的号码叁年没亮起过了。今天突然弹出一条消息:“还在蚌埠吗?见面聊聊?”后面跟着饭店定位——离这儿两站路,人均四十块能吃饱的小馆子。
他想起第一次请阿玲吃饭也是这样的店。那会儿刚毕业,两人挤在张公山旁的出租屋里,发工资那天才能狠心点个红烧带鱼。阿玲总把鱼肚子夹到他碗里,说自己就爱啃刺多的部位。
夜市摊的承诺
淮河路夜市永远闹哄哄的。炒面摊的油烟混着糖炒栗子的甜香,五块钱叁双的袜子和叁十块一件的衬衫挂在一起卖。那年冬至,阿玲蹲在卖手套的摊前摸了很久,最后放下时说“等发年终奖再说”。老张连夜去物流公司扛大包,叁天后把毛线手套放在她枕边,手指肿得解不开扣子。
现在他开着二手面包车路过夜市,总能看见小情侣挤在奶茶店门口分一杯饮料。后视镜里挂着的平安扣晃啊晃的——那是阿玲在泗州桥下的地摊上花十五块买的,红绳都褪成浅粉色了。
饭店玻璃门推开时风铃叮当响。阿玲穿着米色套装,头发挽得一丝不苟。等菜时她一直在转茶杯,陶瓷杯底在桌上画着圈。“我下个月结婚。”她说这话时,服务生正端上来青椒摊鸡蛋——当年他们总点这个,因为十块钱能盛满一大盘。
老张想起有年七夕,两人在淮河坝子上散步。卖花的小孩缠着他不放,最后花五块钱买了支蔫头耷脑的玫瑰。阿玲把花瓣一瓣瓣撒进河里,说等以后有钱了要在河边开家小面馆。如今坝子装上了霓虹灯带,那支玫瑰的价钱刚好够现在停车两小时。
结账时两人争着付款,扫码器滴滴响了两声。走出饭店发现下雨了,雨丝在霓虹灯里像金线银线。阿玲从包里拿出那把熟悉的格子伞,伞骨断过一根,用透明胶缠着。他们最后在公交站分的手,106路车开来时,她突然往他兜里塞了个东西。
车尾灯消失在拐角后,老张摸出那个平安扣。新换了红绳,还带着护手霜的桂花味。旁边等车的大爷嘟囔:“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哟。”他抬起头,发现站台广告牌贴着婚庆公司的海报,上面写着“全城最低价2999套餐”。
龙子湖的晚风吹得广告牌哗哗响。几个年轻人骑着共享单车掠过,车筐里装着烧烤打包盒。老张把平安扣重新挂回后视镜,发动车子时收音机在放老歌:“往后的日子都是崭新的,谁都不许再回头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