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平顶山站前巷弄

发布时间:2025-11-04 12:44:51 来源:原创内容

平顶山火车站对面那条小巷子,我每天上下班都得经过。说它是条巷子吧,其实也就是两栋旧楼中间夹着的一条过道,窄得并排走两个人都嫌挤。可偏偏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地方,藏着这座城市的另一副面孔。

早晨七点半,巷口卖鸡蛋灌饼的大姐准时支起小推车,面糊浇在铁板上的滋啦声,混着火车站广播里模糊的报站声,成了这条小巷最准时的闹钟。往里走几步,修鞋老师傅已经坐在马扎上敲敲打打,旁边五金店的卷帘门哗啦啦往上推,空气中顿时飘起铁锈和机油的特别味道。这些声音和气味交织在一起,竟然有种说不出的踏实感。

巷子里的日与夜

白天这条平顶山站前巷弄热闹得很。火车站涌出来的人流总会漫进来几个——有拖着行李箱找便宜旅馆的旅客,也有本地熟客来买五块钱一份的炒粉。巷子中段那家开了二十年的理发店,永远只收十五块钱,老师傅边剪头发边和客人聊着菜市场的物价。我在那儿剪过头,老师傅会说:“年轻人,头发不用打那么多摩丝,清爽点好。”这话听着,就像巷口那棵老槐树的荫凉,朴素又实在。

等夜幕落下,火车站的霓虹灯亮起来,这条小巷反倒安静了。只有尽头那家小卖部的灯还昏黄地亮着,老板娘坐在柜台后面打着毛线。偶尔有晚归的居民提着暖瓶来打热水,隔着窗户聊上几句家常。这时你再站在巷口往里看,会发现它和对面火车站那个崭新亮堂的世界,简直像是隔着时光对望。

说起来,这条平顶山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最让我着迷的,是它那种不经意的包容。你能看见穿西装的上班族蹲在路边吃麻辣烫,也能看见刚下火车的年轻人举着手机找门牌号。它不像火车站那样总是行色匆匆,也不像商业区那样精致得有些疏远。它就那样不紧不慢地存在着,像城市这本书里一枚随手夹进去的书签,标记着最日常的那一页。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我们对这样的地方格外有感情?大概是因为在这些巷弄里,时间走得慢了些,人情味浓了些。它记住了卖早餐大姐记得每个老主顾的口味,记住了修鞋师傅二十年没涨过价,记住了理发店里那些闲聊的片段。这些细碎的温暖,拼凑成了我们称之为“生活”的东西。

如今城市天天在变样,高楼一片片拔起来,马路一条条拓宽。可每次走过这条平顶山站前巷弄,听见熟悉的吆喝声,闻到熟悉的食物香气,心里就会莫名安定下来。它就像老城墙根下悄然生长的苔藓,不张扬,却自有其坚韧的生命力。或许某天它也会消失在城市改造的蓝图里,但至少现在,它还在那里,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讲述着对于这座城市的另一段故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