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品茶海选工作室,黑河品茶优选工作室
最近和朋友聊天,说起黑河的茶文化,他神秘兮兮地问我:"你知道现在想找个靠谱的喝茶地方有多难吗?"这话倒是戳中了我。这些年眼看着各种茶馆开了又关,能坚持做品质的实在不多。
说来也巧,上周路过建设路时,无意间发现两家并排开着的茶室。左边招牌上写着"黑河品茶海选工作室",右边则是"黑河品茶优选工作室"。这倒是新鲜,怎么起这么相似的名字?我站在门口琢磨了一会儿,决定先进左边那家看看。
初访海选工作室
推开门就闻到一股茶香,不是那种腻人的香精味,是清雅的天然茶香。店主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低头摆弄茶具。见我来,他放下手中的盖碗,笑着迎上来。"第一次来?我们这儿主要是做茶叶品鉴,您可以先尝尝再决定。"
他领我到茶桌旁坐下,桌上整齐摆放着七八个白瓷罐。"这些都是今年春茶,从不同产区收来的。"他边说边打开一个罐子,捏起几片茶叶让我看,"您看这白毫银针,满披白毫,像不像落了一层霜?"
我凑近细看,茶叶确实肥壮,白毫密布。冲泡时,他特意用了玻璃公道杯,让我观察茶叶在水中舒展的过程。"好茶就像会跳舞,"他轻声说,"你看这片叶子,现在才完全展开。"
尝了叁款茶后,我忍不住问:"你们和隔壁的优选工作室是什么关系?"店主笑了:"原来是一家,后来生意好就分成了两个门面。我们主要做茶叶品鉴,他们更侧重茶器搭配。"
转战优选工作室
带着好奇,我又走进右边的黑河品茶优选工作室。这里的布置确实不同,整面墙都是博古架,上面陈列着各式茶具。一位扎着马尾的姑娘正在给客人演示如何选配茶具。
"不同茶叶要用不同材质的壶,"她拿起一把紫砂壶,"像普洱这类需要闷泡的,用紫砂最合适。但要是泡绿茶,就得用瓷壶,免得闷坏了鲜爽气。"
我注意到她给客人推荐茶具时,总会先问平时爱喝什么茶,喝茶的习惯是什么。"有人喜欢捧着小杯慢慢品,有人爱用大杯痛快喝,这都得配不同的家伙什。"她说话时眼睛弯弯的,特别有感染力。
店里有个老师傅正在修壶,我凑过去看。他手里是把摔成叁片的紫砂壶,正用特制的胶一点点拼接。"这壶跟了客人十年,有感情了,"老师傅头也不抬,"修好了还能再用十年。好茶具就是这样,越用越有味道。"
正准备离开时,碰见个熟客来取订制的茶盘。他满意地摸着那块老榆木茶盘:"在这儿订制的东西,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走出店门,夕阳正好。两家店面的灯光都亮了起来,透过玻璃窗,能看见里面叁叁两两的茶客。我想起刚才在两家店的见闻,忽然明白了它们分开经营的精明——一个专攻茶叶品质,一个钻研茶器搭配,各有所长又相互补充。
回到朋友那个问题,现在或许可以告诉他:要找靠谱的喝茶地方,不妨先去这两家工作室转转。毕竟,好茶还得配好器,这才是完整的品茶体验。下次要是再去,我得问问他们能不能组合着推荐茶叶和茶具,那样就真的太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