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附近300块钱的爱情,醴陵周边叁百元的情缘

发布时间:2025-11-05 06:36:06 来源:原创内容

醴陵瓷厂的烟囱还在冒烟,街边的路灯却已经亮起来了。小陈蹲在厂区后门的马路牙子上,手里的烟烧了半截。这条街他太熟悉了,从十六岁辍学进厂到现在,整整八年。

“还差叁百块。”他掐灭烟头,望着对面小旅馆的霓虹招牌出神。那是他和阿英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上周叁的事。阿英是贵州来的,在隔壁足浴店上班,笑起来右脸颊有个梨涡。

那天下着毛毛雨

记得那天下着毛毛雨,阿英撑了把破伞往旅馆跑。她在门口跺脚甩水珠的样子,像极了偷吃鱼干被淋湿的野猫。小陈正好在躲雨,忍不住笑出了声。阿英瞪他,他赶紧掏出烟盒:“抽根烟?”

现在想起来,那叁百块钱花得真值。小陈搓了搓脸,旅馆老板娘说包夜叁百,他掏钱时手都在抖。可阿英收拾完屋子,只是安静地坐在床沿织毛衣。“我给你按按头吧,”她说,“看你眼圈都是青的。”

那双手啊,比景德镇的瓷还细滑。小陈闻到阿英头发上的茉莉香,混着廉价洗发水的味道。后来他们谁也没睡,聊到天蒙蒙亮。阿英说老家还有两个弟弟上学,她说这些时手指一直绞着毛衣线。

第二次见面在粉店

第二次见面是在老刘粉店。阿英非要础础,小陈抢着付了八块钱。“下周我还来找你。”小陈往粉里加了两勺辣椒。阿英低头挑着香菜:“别浪费钱了,我们……就这样说说话挺好。”

可小陈这周加班加点,到底凑够了叁百。他攥着口袋里叁张皱巴巴的钞票,突然觉得这钱烫手。要是给阿英看见,她准又要皱眉。

足浴店的霓虹灯忽明忽暗,映得积水发紫。小陈看见阿英抱着纸箱从后门出来,箱子里装着她的搪瓷杯和毛线团。她失业了。

“我请你吃饭。”小陈跑过去接过箱子。阿英没拒绝,眼睛红得像兔子。他们又去了老刘粉店,这次小陈点了最贵的牛肉粉。

那叁百块终究没拿出来。小陈把它塞进阿英的毛线团里,连同这个月省下的午饭钱。他知道,有些东西比爱情贵,比如尊严,比如一个贵州姑娘说要回老家时,眼里藏着的泪光。

醴陵的夜色越来越浓,瓷厂的晚班工人正叁叁两两地走过。小陈望着阿英远去的背影,突然觉得这座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小城,变得既熟悉又陌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