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女子学院后街喝茶,女子学院后街品茶时光

发布时间:2025-11-03 00:58:50 来源:原创内容

临汾女子学院后街那条小巷子,总藏着些让人惦记的味道。每到午后叁点光景,阳光斜斜地打在青石板上,我总会不自觉地往那家叫"茶言观舍"的小店走。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王阿姨正在柜台后不紧不慢地擦拭茶具。她是这家店的主人,也是女子学院的退休教师。"来啦?今天有刚到的凤凰单丛。"她抬头笑笑,手上的动作没停。我知道,这又是一个可以慢慢消磨的下午。

茶香里的旧时光

店里的陈设简单得让人安心。竹帘半卷,几盆绿萝在窗台上长得正好。最让我喜欢的,是墙角那个老式书架,上面摆的大多是女子学院的旧教材和文学杂志,书页都泛黄了。

王阿姨端来茶具时,总会多带个小碟,有时是几块桂花糕,有时是她自己腌的酸梅。"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总急着赶路。"她慢悠悠地冲茶,水流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喝茶这件事,急不得的。"

茶汤在杯中渐渐变成琥珀色,香气一丝丝漫上来。确实,在这里时间好像走得特别慢。隔壁桌几个女子学院的女生在低声讨论着什么,偶尔传来轻轻的笑声。窗外,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慢慢移动。

记得有次下雨,我窝在店里最里面的位置写稿。雨点敲打着瓦片,王阿姨给我换了壶熟普。"这种天气,适合喝点暖的。"她说。那天的茶特别醇厚,像把整个雨天的凉意都揉碎了,化在茶汤里。

小巷茶事

常来的客人都知道这里的规矩——不忙的时候,王阿姨会给你讲茶;忙的时候,你自己动手。但这儿好像从来不会真正忙起来。

四月那会儿,新茶上市,店里难得热闹了些。王阿姨教我们怎么辨别明前龙井。"要这样轻轻摇香。"她示范着,手腕柔柔地转动。那天我头回知道,原来好茶叶真的会有种淡淡的豆香味。

李姐是店里的常客,在女子学院旁边开了家文具店。她总在下午四点准时出现,点一壶铁观音,坐上一小时。"这是给自己充电呢。"她说。偶尔她会带些新到的笔记本过来,让我们先挑。

最有趣的是遇见陈教授,女子学院文学系的老师。有回他正讲到兴头上,直接在我们桌边坐下,从茶经聊到白居易的茶诗,不知不觉天色就暗了。

这些零零碎碎的片段,组成了我在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日子。没什么特别的,却让人莫名踏实。

上个月路过,发现巷口那家奶茶店关门了,换成了炸鸡排。但"茶言观舍"还在老地方,木招牌被雨水冲刷得有些发白,却依然干净。

推门进去,王阿姨正在教一个新来的小姑娘怎么温杯。见是我,她眨眨眼:"老位置给你留着呢。"

壶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响着,茶香慢慢散开。我突然觉得,在这个什么都求快的时候,能有这么个地方让你安心地慢下来,真是件幸运的事。女子学院后街品茶时光,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吧——不张扬,却刚刚好。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