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附近500块钱的爱情,周边五百元的情感故事
那条老街的灯光
巷子口修自行车的刘师傅常说,这年头五百块钱能干啥?还不够请人吃顿像样的火锅。可就在他摊子往右拐的第二家烩面馆里,我总看见小陈一个人坐在最靠窗的位置,面前永远摆着十五块的羊肉烩面,外加两瓣糖蒜。
小陈在开发区电子厂上班,每月休四天。每到休息日傍晚,他都会坐半小时公交来这儿。有回我忍不住问他,厂区门口不是也有烩面吗?他捏着手里那张被摩挲得发毛的公交卡笑了笑:“这儿离她住的地方近,万一她下班路过呢。”
“她”是斜对面超市的收银员。小陈有次去买烟,女孩找零时多给了十块,他追回去还钱时,看见女孩正啃着凉掉的烧饼。后来他总挑她值班时去买东西,有时是瓶水,有时是包纸巾,就为说两句话。有次结账时听见女孩跟同事抱怨房租又涨了,那个月他就开始省下午餐的鸡腿钱。
直到叁个月后的雨天,他终于攒够五百块,用信封装着塞给女孩:“你先交房租。”女孩愣在原地,他慌得扭头就跑,连刚买的伞都忘在收银台。后来这五百块变成了两人看露天电影时的奶茶,变成了女孩夜班后出租车里的温暖,变成了小陈手机相册里越来越多的笑脸。
当然,新密附近500块钱的爱情不止这一种模样。老街尽头的裁缝铺王婶,每年霜降前后都会修改件褪色的男士中山装——那是她去世十年的丈夫留下的。当年丈夫在煤矿事故中救了她,自己却落下残疾。有年冬天特别冷,丈夫瞒着她去血站,用五百块营养费给她买了件红棉袄。
现在王婶每次修改衣服,总会往内衬夹层里塞张崭新的五百元。“等他回来发现惊喜呢,”她边踩缝纫机边喃喃,“那傻子总说亏欠我...”线轴咔嚓咔嚓转着,像在数这些年她攒下的等待。
再说说我表哥吧。他在新城楼盘当保安,去年相亲认识的姑娘开口就要最新款手机。他啃了叁个月馒头凑够钱,姑娘却嫌他穿制服丢人。现在那部手机在他床头落灰,倒是有个常来送外卖的姑娘,总顺手给他带杯绿豆汤:“你们站岗的容易中暑。”上周表哥偷偷问我,用那五百块买辆二手电动车怎么样?“她电动车老在半路没电,我就能顺理成章去接她了。”
这些发生在周边的五百元情感故事,或许比不上电影里的浪漫桥段。但就像夜市小摊那盏忽明忽暗的灯泡,再微弱的光,也足够照亮某个匆匆回家的身影。刘师傅有回给自行车补胎时突然说:“感情啊,就跟这内胎似的,破洞不要紧,关键是找到漏气的地方好好补上。”他工具箱最底层,也压着张泛黄的五百元——二十年前,那是他娶媳妇时全部的彩礼。
黄昏又飘起雨丝,小陈还是坐在老位置。不过今天对面多了个人,女孩正把碗里的羊肉夹给他。玻璃窗上的水珠把灯光晕成一片星海,那碗冒着热气的烩面,突然就值了整个世界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