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200米内寻找附近约会,启东近距离遇见约会对象
周末晚上八点,我瘫在沙发上刷手机,第叁次划过了同一个短视频。空调呼呼吹着冷风,可心里那股没着没落的感觉怎么也吹不散。老朋友都在别的城市打拼,微信通讯录翻了又翻,竟找不到一个能约出来喝杯奶茶的人。这城市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怎么就越活越孤单了呢?
转角遇到的不只是咖啡店
正发呆呢,手机突然弹出条推送——“启东200米内寻找附近约会”。我心里一动,手指已经点了进去。界面清爽得很,不像有些花里胡哨的软件。定位自动开启,屏幕上立刻冒出几个小头像,最近的那个,居然就在隔壁小区!
要说刚开始不犹豫那是假的。万一是骗子呢?万一见面尴尬得脚趾抠地呢?但转念一想,大家都在200米范围内,好歹算半个邻居,总比那些隔着十几公里的靠谱。心一横,给那个叫“等风来”的姑娘发了句:“我也在万豪花园,要不要去门口的漫咖啡坐坐?”
没想到她秒回:“好啊,我正愁没人分享新发现的提拉米苏呢。”后面还跟了个可爱的表情。看来启东近距离遇见约会对象,真没想象中那么难。
走到咖啡馆只要五分钟。推开玻璃门,角落卡座里有个姑娘朝我招手。她穿了件淡蓝色裙子,跟头像里那个看海的背影一模一样。“等风来?”我试探着问。她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叫我小雯就好。”接下来的聊天意外地顺畅,从小区物业扯到最近上映的电影,从难吃的外卖吐槽到人民路上的老字号。原来她上班的公司在江海路,走路到我单位只要十分钟;原来我们都喜欢那家藏在巷子里的煲仔饭。
窗外飘起细雨,我们在暖黄色灯光下聊了整整两小时。临走时互加了微信,她说:“下次带你去吃更好吃的,就在200米外那家新开的粤菜馆。”我忽然觉得,这座住了叁年却始终陌生的城市,突然变得亲切起来。
后来我渐渐明白,在启东这样生活节奏舒适的小城,200米不只是个数字。它意味着我们可能在同一家菜场买过菜,在同一个公园遛过弯,甚至可能在龙嘉广场的电梯里擦肩而过。科技只是搭了座桥,真正让距离消失的,是鼓起勇气说“你好”的瞬间。
现在偶尔经过那家咖啡馆,我还会想起那个雨夜。小雯后来成了我固定的饭搭子,我们还通过这个功能认识了另外几对住在附近的年轻人,组了个“500米饭团”。上周六的火锅局上,大家抢着下虾滑时,有人突然说:“真没想到,在启东近距离遇见约会对象能这么自然,感觉像是认识了很久的老同学。”满屋子的笑声飘出窗外,融进了这座城市温柔的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