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小巷子里150的爱情,窄巷中150元的爱情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2 07:09:14 来源:原创内容

鹤山的老街巷子总是弯弯绕绕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那天下午,我为了躲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闪身钻进了一条窄巷。雨滴顺着瓦檐滴答落下,在墙角溅起细小的水花。

巷子深处有家旧书店,木招牌上写着"150书店"。推门时铃铛叮当作响,店里弥漫着旧纸张特有的味道。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踮着脚整理书架。"随便看看,"他回头笑笑,"店里所有的书都卖150元。"

特别的定价

我有些好奇,为什么偏偏是这个价钱。他扶了扶眼镜说,这家店是他爷爷留下的,老人家总说好东西不该太贵,150元刚好够本书找到新主人,又不会让爱书人太破费。他说着从柜台底下取出本泛黄的《边城》,书页间夹着张老照片。

照片上是两个年轻人的合影,女孩穿着素色旗袍,男孩的衬衫洗得发白。"这是我爷爷和奶奶,"他声音轻柔,"当年爷爷就是花了一百五十块钱,在这条巷子里盘下这个小店面。"那时候的一百五十块,简直是天文数字。

雨还在下,我们搬了小马凳坐在店门口。他说奶奶当年是师范学校的学生,常来店里看书。有次她想要一本《诗经》,攒了叁个月的钱还是差些。爷爷悄悄把那本书留了半年,最后以"特价一百五十元"卖给了她——其实成本都不止这个数。

我突然想起刚才看到的价签,每本书确实都标着150元。这个数字像条隐秘的线,串起了祖孙叁代的时光。现在的年轻人接过祖父的店,依然守着这个有温度的价格。

雨渐渐小了,斜阳从云缝里漏出来,把巷子里的水洼照得发亮。我最后挑了本沉从文的书,付款时注意到柜台玻璃板下压着张便条:"每卖出一本书,就为山区孩子捐一本。"字迹工整,墨色尚新。

走出书店时,铃铛又响了。回头看见老板在整理书架,身影和他爷爷照片里那样重迭。这条窄巷里的150元爱情,从青丝到白发,现在又以另一种方式在延续。或许真正的爱情从来不需要轰轰烈烈,就像这间小店,安静地守在巷弄深处,用最朴素的方式温暖着来来往往的人。

巷口有对年轻人在躲雨,女孩头发湿漉漉的,男孩正用手帕帮她擦拭。我忽然觉得,这条巷子大概还会见证很多个对于150元的故事。不过那都是后话了,现在的我抱着刚买的书,慢慢走出巷子,心想明天大概还会再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