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私人工作室品茶,平顶山休闲茶室品茗
要说平顶山哪里能安安静静喝杯好茶,不少人会想到两种选择:私人工作室和休闲茶室。这两处地方虽说都是品茶,味道却不太一样。
记得第一次推开朋友介绍的私人工作室那扇木门,满屋茶香就迎面扑来。老板不紧不慢地烫着杯子,青瓷碰撞发出清脆声响。“今天喝泡正山小种?”他像是招呼老友般自然。这里没有菜单价目,茶桌旁堆着好些茶农寄来的样品,偶尔能喝到市面上少见的好东西。隔壁桌几位熟客低声聊着茶叶条索,偶尔停下来闻闻杯底香——在这喝茶,更像参加一场小型茶会。
两种不同的茶味人生
而新城区的休闲茶室又是另一番光景。明亮的落地窗前摆着舒服的沙发座,菜单上标注着不同产区和年份。上次带外地朋友去,她对着菜单犹豫不决,茶艺师便过来轻声介绍:“这款凤凰单丛有兰花香,那款熟普带着枣香。”最后选了叁种茶做成品鉴套装,配着几样精致茶点。窗外车水马龙,屋里茶烟袅袅,倒是把现代生活和传统茶道结合得恰到好处。
其实在平顶山喝茶这件事,还真能看出些门道。私人工作室往往藏着些茶痴,他们对某个山头某棵树如数家珍;而休闲茶室更像是城市的客厅,让路过的人能随时停下来喝口热茶。有回在工作室遇见位老先生,他端着茶杯眯眼品味:“喝茶啊,急不得。”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好久。确实,在工作室总能遇见些有意思的茶友,大家围坐在一起,话题从茶叶聊到人生,茶杯里装的不只是茶汤。
不过休闲茶室也有它的妙处。上周路过常去的那家,发现他们新进了批汝窑茶具,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茶艺师小陈还记得我喜欢的口味,特意留了半饼叁年陈的白牡丹。这种恰到好处的熟悉感,让人走进店里就觉得踏实。现在很多茶室都在创新,有的加入了古琴演奏,有的开辟了茶书共享区,让年轻人都愿意进来坐坐。
说到底,不管是私人工作室还是休闲茶室,都在用不同方式延续着平顶山的茶香。有时候会觉得,工作室像是个潜心钻研的学者,而茶室更像位热情好客的邻居。现在天冷了,要是哪天你在平顶山的某间茶室遇见个对着茶杯发呆的人,说不定就是我们这些贪恋茶香的人又在品味生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