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做大活的地方,建瓯主要干活场所
说到建瓯做大活的地方,很多老街坊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汽车站附近的劳务市场。天还没完全亮,这里就聚集了不少人。叁五成群站在路边,身边停着叁轮车,工具箱擦得锃亮。有老师傅靠在墙根抽烟,眯着眼打量过往的车辆;年轻人则不停刷手机,偶尔抬头张望。这种场景就像菜市场,只不过这里交易的是手艺和力气。
老张是这里的常客,做水电安装二十多年了。他的工具包比别人都沉,里面塞满了各种型号的钳子扳手。"工具好比读书人的笔,"他常一边检查线路一边念叨,"家伙事儿齐全,遇到急活心里才不慌。"去年冬天有户人家水管冻裂,别人都不敢接,老张带着徒弟忙活到半夜。完工时户主非要加钱,他摆摆手:"该多少就多少,建瓯做大活的地方讲究个实在。"
手艺人的坚守
往城东走,建材市场又是另一番景象。清晨六点,卷帘门哗啦啦响成一片。老王的水暖店在最里面,他正给新来的学徒讲解笔笔搁管热熔技巧:"温度到了管子会透亮,这时候要稳,手抖了就得重来。"说着把热熔器往接头上一套,动作干净利落。隔壁瓷砖店的老陈探过头来打趣:"现在年轻人肯学这个的少了,都想着送外卖轻松。"
确实,现在建瓯主要干活场所能看到不少新变化。有些老师傅开始在网上接单,微信群里消息叮咚响个不停。但遇到技术要求高的活儿,大家还是习惯到实体店来找人。上个月有个别墅要装地暖,业主跑了叁家店,最后还是回到老王这里。为什么?"网上比价方便,但真要住几十年的房子,还得找看得见摸得着的师傅。"业主这话说得在理。
不过要说最有烟火气的,还得数那些流动的手艺人。老李的补漏车每天在不同小区转悠,车顶喇叭循环播放着"专业补漏"的录音。有次给顶楼住户补防水,正碰上下大雨。他冒着雨在楼顶忙活,全身湿透却把防水膜铺得严丝合缝。完工时户主递来热姜汤,他憨厚一笑:"雨季快来了,今天不弄好您家还得漏。"这种朴实的责任感,或许就是建瓯做大活的地方最打动人的地方。
现在不少年轻人也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小赵的智能家居安装店开在新城区,把传统水电手艺和新技术结合起来。"客户要装全屋智能,首先得把基础水电做好。"他边说边调试线路,"老辈人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但咱们也得跟着时代走。"在他的工具包里,传统试电笔和智能检测仪挨着放在一起,像极了新旧交融的见证。
黄昏时分,劳务市场渐渐安静下来。做完活的人们陆续回来,互相打听今天的收成。有人提议去喝两杯,几个人说说笑笑往大排档走。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工具箱在身后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这些声音里,藏着一个个家庭的生计,也藏着这座小城最真实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