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水磨工作室喝茶,水磨坊茶室品茗时光

发布时间:2025-11-02 08:10:09 来源:原创内容

推开冷水江水磨工作室那扇老木门,时光仿佛瞬间慢了下来。空气中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还夹杂着旧木料特有的温润气味。墙角那台传统水磨盘静静立着,石槽里还留着前几日研磨时洒落的粉末,像是刚结束了一场与谷物的对话。

工作室主人老陈正蹲在炭炉前扇火,铝壶嘴里吐着细白的水汽。“来得正好,水刚响边。”他头也不抬地说道,手里的蒲扇有节奏地摇晃着。这种被称作“鱼目水”的状态,是他坚持泡绿茶的最佳温度。

茶香里的慢时光

老陈拎起水壶,热水冲进玻璃壶时,茶叶猛地向上翻腾,又缓缓沉底。“你看这些茶叶,像不像在跳舞?”他眯着眼睛笑。确实,透过玻璃壁,能看见卷曲的茶叶慢慢舒展,仿佛刚从冬眠中苏醒。

隔壁就是水磨坊茶室,几位常客坐在靠窗的位置。他们每周都会来,有时带着自家收的稻谷过来磨粉,顺便喝杯茶。老张是这里的常客,他说在这喝茶和家里不一样:“在这儿,你能看见粮食怎么变成面粉,能听见石磨转动的声音,喝茶就格外有味道。”

老陈给我们续茶时,讲起他父亲的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镇上最后一家水磨坊面临拆除,老人硬是把关键部件搬回家,在院子里重新搭建起来。“父亲说,有些东西没了就真没了。现在想来,他守住的不仅是台石磨。”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工作室,在老旧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石磨偶尔发出吱呀声,和煮水声、谈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奇妙的韵律。在这里,时间不再是追赶的对象,而是可以慢慢品味的伴侣。

茶过叁巡,老陈突然起身走向水磨:“今天有刚收的荞麦,想不想看看怎么磨粉?”他调整好磨盘间距,倒入深褐色的荞麦。随着磨盘转动,细腻的粉末簌簌落下,散发出独特的坚果香气。

我们端着新泡的茶,看粉末在光线里飞扬。老张凑近闻了闻:“这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年磨面粉的情景。”他的话引来几位茶友的共鸣,大家纷纷说起记忆中和石磨有关的故事。

黄昏时分,茶客陆续离开。老陈开始收拾茶具,动作不紧不慢。“明天还会有人来吗?”我问。他笑了笑:“来的总会来,就像茶叶总会沉底,都是自然的事。”窗外,夕阳给冷水江面镀了层金粉,几只晚归的鸟儿正掠过水面。

走出工作室时,衣服上还沾着茶香和谷物香。回望那盏暖黄的灯,忽然明白这里吸引人的不只是茶,还有那份在飞速时代里被小心保留的从容。石磨转动的节奏,茶水注满杯子的声音,都成了对抗喧嚣的温柔力量。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