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如何寻找外卖媛,敦煌外卖媛怎么找

发布时间:2025-11-03 05:56:20 来源:原创内容

敦煌的傍晚,夕阳把鸣沙山染成金红色,我刚结束一天的拍摄,肚子饿得咕咕叫。打开手机软件想点个外卖,却突然想起昨天客栈老板闲聊时提到的话:“咱们这儿可有不少跑外卖的姑娘,骑着小电动穿梭在大街小巷,成了敦煌一景呢。”这话让我心里一动,这些被网友称作“外卖媛”的女孩们,到底是怎么在敦煌这座旅游城市工作的?

敦煌外卖媛的工作日常

说来也巧,正好我的外卖被一位女骑手送来。她摘下头盔,露出一张被晒得微红的脸。“您好,您的外卖。”她说话带着点本地口音,笑容却格外爽朗。我趁机和她聊了几句,原来她叫小月,干这行半年多了。“敦煌这地方,旅游旺季和淡季差别太大了。”她边说边擦了下额头的汗,“夏天的时候,游客多得吓人,我们跑得脚不沾地。到了冬天,订单量直接减半,就得想办法多接单。”

小月告诉我,她在敦煌做外卖骑手,最头疼的不是天气,而是送餐到那些分布在景区附近的酒店。“有些酒店藏在巷子深处,导航都导不清楚。还好我是在这儿长大的,对每条小路都熟悉。”她说这话时,语气里透着点小自豪。确实,在敦煌这种特殊地理环境的城市,本地骑手反而更有优势。

看着小月匆匆离去的身影,我突然想到,在敦煌寻找外卖媛其实并不难。每天中午和傍晚,在市区的主要商业街和热门餐厅门口,你总能看到几个女骑手的身影。她们往往穿着平台统一的制服,戴着粉色或蓝色的头盔,很容易辨认。

她们为什么选择这行

第二天,我特意在用餐高峰期来到敦煌市区最热闹的沙州市场附近。果然,不到十分钟就看到了叁位女骑手。趁着她们等餐的间隙,我上前搭话。其中一位告诉我,她之前在北京打工,去年才回到敦煌。“在家门口工作,能照顾老人,收入也还不错。”她说,虽然辛苦,但时间自由,比在工厂打工强多了。

另一位年纪稍轻的姑娘插话道:“我挺喜欢这份工作的,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游客,偶尔还能帮他们指指路。”她说这话时,眼睛笑得弯弯的。在旅游城市做骑手,确实会有这种特别的体验。

不过,她们也提到了工作中的难处。敦煌的春天风沙大,夏天又晒得厉害。“有时候送到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那边的订单,来回要十几公里,回来时满脸都是沙子。”一位骑手苦笑着说。但问起会不会换工作,她们都摇头:“习惯了,挺好的。”

在敦煌的外卖圈里,女骑手们似乎自成一个小团体。她们会在等餐时互相打招呼,分享哪个区域的订单多,哪家餐厅出餐慢。这种默契,让她们在茫茫人海的敦煌街头,总能找到同行的伙伴。

说到敦煌外卖媛怎么找,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开外卖软件。在订单跟踪页面,你能看到骑手的姓名和头像,如果是女骑手,通常会有明显标识。不过话说回来,在敦煌这样的小城,如果你经常点外卖,很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能记住几位常送餐的女骑手。

记得有一次,我点了一份驴肉黄面,来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大姐。她动作利落地从保温箱里取出餐盒,还特意提醒我:“这家店的辣椒油特别香,你要是爱吃辣,记得问老板要一包。”这种贴心的小提示,让作为顾客的我心里暖暖的。

随着在敦煌待的日子越来越长,我渐渐发现,这些外卖女骑手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流动的风景线。清晨,她们骑着电动车穿过刚刚苏醒的街道;正午,她们顶着烈日为游客送去清凉的饮品;夜晚,她们的车灯在敦煌的街头划出一道道流光。

或许,在敦煌寻找外卖媛这件事,本身就不该带着猎奇的心态。她们和这座城市里所有努力生活的人一样,用自己的方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着现代故事。每当看到她们骑着车从九层楼前经过,或是穿梭在党河风情线的林荫道上,我都会想,这就是现在的敦煌啊,古老与现代就这样自然地交融在一起。

临走前,我又点了一次外卖,来的还是小月。她告诉我,她打算下个月开始尝试做直播,记录在敦煌送外卖的见闻。“让更多人看到敦煌除了美景,还有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生活。”她说这话时,眼睛里闪着光。我想,这才是敦煌外卖媛最真实的样子——不仅是送餐的骑手,更是这座城市故事的讲述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