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300元连做带吹,德令哈300元全套服务
夜市街的霓虹灯在夜色里闪得人眼花,老王把叁轮车停在路口,顺手接过我递的烟。火星子在风里明灭,他压着嗓子说:“这阵子德令哈300元连做带吹的招牌满街晃,你可别犯糊涂。”
巷子深处飘来烤羊肉串的焦香,混着老城墙根儿潮湿的苔藓味。我盯着某家理发店旋转的彩灯,突然想起叁年前在格尔木认识的小马师傅。他那会儿总爱炫耀新学的雕花手艺,现在不知怎的也改行做起了德令哈300元全套服务,朋友圈照片里,推剪变成了精油瓶。
转行的推拿师傅
城西洗车行的小张上个月突然改行开了养生馆。我去探望时,他正给客人敷热石,手上还留着以前打蜡磨出的老茧。“现在谁还认真洗车啊?”他苦笑着扯了扯白大褂的袖口,“倒是德令哈300元全套服务这种活儿,客人给钱爽快。”
锅炉厂的老李说得更直白:“我闺女在省城读大学,光兼职给人梳头化妆,一个月能接七八单德令哈300元连做带吹的活儿。”他顿了顿,把烟头摁灭在锈迹斑斑的铁罐里,“这年头,踏实干活反倒成了笑话。”
晚风卷着沙粒擦过玻璃窗,远处广场舞的音响时断时续。我常去的那家面馆,墙上的价目表旁边不知何时贴了张粉色海报,字样在油烟里模糊成暧昧的阴影。
柜台后的陈姐正在包饺子,忽然抬头问我:“你说现在的人是怎么了?明明能正经过日子,偏要往那浑水里跳。”她手上的面粉簌簌落在案板上,像下了场短暂的雪。
昨天路过青少年宫,看见以前教书法课的周老师带着几个姑娘往外走。她们踩着细高跟,裙摆在干燥的风里翻飞,消失在挂着“美容养生”招牌的玻璃门后。德令哈300元全套服务的广告贴纸,正正贴在少年宫光荣榜的旁边。
我站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手机震个不停。同乡群里又有人晒新车,配文是“轻松月入过万”。底下有人问门路,对方只回了叁个咧嘴笑的表情。出租车司机摇下车窗吐了口痰:“妈的,全城都在搞德令哈300元连做带吹,正经跑车的快活不下去了。”
古玩市场的赵掌柜倒是看得开。他边用鸡毛掸子扫着赝品瓷瓶,边哼着青海花儿:“黄河水清等着吧,沙枣花开自有期...”尾音颤巍巍的,落进积着灰尘的太师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