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喝茶上课资源群,襄樊品茶学习交流圈

发布时间:2025-11-05 04:23:01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个挺有意思的群,叫“襄樊喝茶上课资源群”。说真的,第一眼看到这名字我还愣了下,喝茶就喝茶呗,怎么还跟上课扯上关系了?后来经朋友介绍才明白,这可不是普通的喝茶闲聊,倒像是咱们襄阳人自己搞的茶文化学习小组。

说起来也挺巧的,我有个表姐在群里边待了小半年。上周去她家做客,她边泡着今年新下的谷雨茶边说:“你别看这群名起得正经,其实里头热闹得很。”她告诉我,群里每隔两周就会在长虹路那家老茶馆组织茶艺课,来的都是本地的茶友。有次还请到熊集茶场的老师傅,手把手教大家怎么辨认我们本地的汉水银梭。

茶香里的襄阳味儿

说到这个襄樊品茶学习交流圈啊,最近还真是越来越热闹了。上周末我跟着表姐去参加了他们的线下活动,就在临汉门附近的一个茶室。推开木门就闻到满屋茶香,七八个人围坐在红木茶海前,正在品鉴叁种不同年份的茯砖茶。主持活动的陈老师是土生土长的襄阳人,在云南学了十年制茶手艺,去年刚回老家开店。

“咱们襄阳人喝茶有自己的讲究。”陈老师边烫茶杯边说,“别看现在年轻人爱喝奶茶,其实老襄阳的茶文化底蕴深着呢。”他拿起茶则量取茶叶,动作不紧不慢,“就像这宜城红茶,当年可是沿着汉江运往全国各地。”

坐在我旁边的王阿姨接过话茬:“我退休后闲着没事,加入这个襄樊喝茶上课资源群之后,倒真学了不少门道。以前喝茶就是解渴,现在才知道咱们本地的水仙茶要怎样泡才出香。”她说现在连小孙子都认得几种茶具了,时不时还要学着外公的样子品茶。

让我意外的是,群里还有不少年轻人。有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告诉我,他是在武汉读大学时爱上茶文化的,毕业后回襄阳工作,正愁找不到同好,偶然在网上搜到了这个襄樊品茶学习交流圈。“现在周末只要有空就来,上个月还学会了手工压制茶饼。”

活动快结束时,茶室主人端来刚烤好的茶点,是本地特色的芝麻焦切。就着清茶,大家聊着襄阳老字号茶馆的变迁,从解放路的老茶馆说到如今散落在古城各处的现代茶空间。窗外是缓缓流淌的汉江,屋内茶香氤氲,倒真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

回家的路上,表姐翻着手机里的群消息说:“下周他们要组织去谷城茶场参观,听说能体验采茶制茶的全过程。”我看着车窗外闪过的古城墙,忽然觉得这样的襄樊品茶学习交流圈挺有意思,既保留了老传统,又注入了新活力。

说起来,这个群最近还在整理襄阳本地的茶俗资料。比如清明前后要喝什么茶,端午节的茶包里该放哪些草药,这些渐渐被遗忘的老规矩,都被群友们一点点收集起来。有个做茶具生意的群友还专门定制了印有“襄阳”字样的盖碗,说是要让每个爱茶的襄阳人都能用上家乡的茶器。

昨晚表姐在家庭群里发了张照片,她新买的茶架上摆满了各式茶叶,最显眼的位置放着群友们一起封坛的陈皮普洱茶,坛子上贴着红纸,墨迹未干地写着“甲辰年襄樊茶友共藏”。老妈在照片下面评论:“这茶存到过年开封,滋味一定很不一般。”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