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附近100块钱的爱情,草原小镇的廉价情感故事
那辆开往锡林浩特的大巴在草原公路上颠簸着,窗外的风景像是被风吹动的绿色毯子,无边无际。我邻座的老王头递过来一根烟,眼神里藏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小伙子,听说过一百块钱的爱情不?”他吐着烟圈,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弧度。
我愣了下,随即笑了。这年头,一百块钱能干啥?在城里,连束像样的花都买不着。可老王头说,在这片草原上,一百块钱能换来最真挚的情感。他说这话时,眼睛望着窗外那些散落的蒙古包,像是想起了什么陈年旧事。
草原深处的相遇
跟着老王头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下了车。这里说是小镇,其实就一条街道,几家店铺。风里带着青草和牛羊的气味,远处有几个牧民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老王头带我走进一家小饭馆,老板娘是个四十来岁的蒙古族妇女,见到老王头就笑了:“又来了?”
那顿饭花了九十八块钱,有手把肉,有奶茶,还有一堆我叫不上名字的奶制品。老板娘时不时过来添茶,用带着口音的汉语和我们聊天。她说她男人前年病逝了,留下这个小店。来吃饭的多是过路的司机和附近的牧民,很多人都像老王头这样,成了熟客。
“这一百块钱的爱情啊,”老王头喝着奶茶说,“不是真让你花一百块钱买感情。是说在这地方,人和人之间的情谊,简单,纯粹,不掺假。”他说每次来,老板娘都会多送一碟小菜,或是往他壶里多加把茶叶。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好意,在这荒凉的草原上,比什么都珍贵。
小镇夜晚的歌声
那晚我们没走成,就在小镇唯一的那家旅店住下了。说是旅店,其实就是几间平房。晚上听见隔壁有人在弹马头琴,琴声苍凉,在夜风中飘得很远。我循着声音走出去,看见旅店老板坐在门槛上,闭着眼睛拉琴。
他看见我,笑了笑,继续拉。后来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人,大家都静静地听着。有人开始跟着哼唱,是蒙语歌,我听不懂歌词,但能感觉到那调子里的思念和忧伤。夜深了,有人拿出酒来,大家就着月光喝。
旅店老板说,他年轻时也去过城里打工,后来还是回来了。“在这儿,晚上能看见星星,白天能看见地平线。人心啊,也就跟着开阔了。”他说这话时,手里的马头琴还在轻轻响着,像是草原的心跳。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老王头说的那种情感,或许就是这种不设防的信任,这种自然而然的亲近。在这片辽阔的天地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反而变得更近了。
临别时的礼物
第二天要走的时候,饭馆老板娘塞给我们一包奶豆腐。“路上吃,”她说,“下次路过再来。”老王头偷偷在桌子上多留了五十块钱。上车前,他回头看了眼那个越来越远的小镇,轻轻叹了口气。
大巴又开始在草原上奔驰,我望着窗外,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滋味。这一百块钱的爱情,或许就是这种朴素的情感,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不需要刻意的维系。就像草原上的风,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但总会在某个时刻,让你想起它的存在。
老王头在座位上打起了盹,手里还攥着那块老板娘给的奶豆腐。阳光透过车窗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那表情竟是前所未有的安宁。我想,他每次来这个草原小镇,寻找的大概就是这份内心深处的平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