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小妹24小时喝茶,荔浦姑娘全天饮茶时光
清晨五点半,荔江泛起薄雾,阿芳家灶房的炊烟已经袅袅升起。她拎起滚水冲入青花瓷壶,看着蜷曲的茶叶在琥珀色的茶汤里舒展身姿。这是荔浦人祖辈传下来的习惯——天光未亮先喝叁盏茶,说是能唤醒沉睡的精气神。
隔壁阿婆端着搪瓷杯踱进门,笑纹里都漾着茶香:“我们荔浦姑娘哪个不是茶水里泡大的?你太姑婆九十岁还能上山采茶,靠的就是这口茶汤养着。”
茶香里的烟火日常
早市热闹起来时,阿芳的茶摊已经迎来第叁拨客人。卖芋头的阿嫂带着露水味儿坐下,从竹篮里掏出新挖的荔浦芋:“配你家老树茶最香。”铁锅里焖着的油茶正咕嘟冒泡,混着炒米和花生的焦香,过路人都要停下脚步深深吸两口气。
都说荔浦姑娘泡茶有诀窍,其实秘诀藏在每个寻常日子里。阿芳记得小时候发烧,外婆不用退热贴,而是用陈年六堡茶加上老姜煨煮,哄着她趁热喝下。那股带着微苦的暖流从喉咙滑进胃里,汗发出来,病就好了一半。
午后雷阵雨来得突然,躲雨的人们挤满了茶棚。阿芳给外地客人续茶时,对方好奇地问:“你们真能二十四小时都喝茶?”她笑着指向街对面——茶餐厅里闺蜜们正就着奶茶聊得热火朝天;工地旁树荫下,工友们用大搪瓷缸子分饮凉茶;就连快递站的小妹收件间隙,也要抓起茶杯猛灌几口。
黄昏时分,阿芳收拾着茶具,忽然想起明天该去后山摘些新鲜茶叶。茶罐快见底了,但屋檐下挂着去年晒干的茉莉花茶,墙角陶缸里还沉着前年的红茶——荔浦人家的茶仓就像时光宝盒,封存着不同季节的阳光雨露。
夜色渐浓时,阿芳泡了盏特别的茶。这是用春分那天的头茬茶配夏至收的金银花,再加上几片自晒的桂花。茶汤在白瓷盏里漾出蜜色,她捧着茶靠在竹椅上,听见江面传来夜捕的船歌。茶香缭绕中,整座小城都慢了下来。
月光漫过窗台时,阿芳想起外婆说过的话:“茶有茶路,水有水路。”这些年走过许多地方,还是最爱看荔浦姑娘们喝茶的模样——田间地头抱着保温杯仰头豪饮,茶室里纤指拈起茶杯轻抿,婚嫁时新娘子敬给长辈的改口茶...这片土地上的女儿家,早把日子过成了茶的样子,初尝或许微涩,回味却永远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