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喝茶上课群,唐山品茶学习交流圈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群聊,叫“唐山喝茶上课群”。刚看到这个名字时我还愣了愣神,喝茶和上课怎么能扯到一块儿去呢?这组合倒是新鲜。
后来经朋友介绍才知道,原来这是个以茶会友的学习小组。说来也巧,我有个表舅退休后就在“唐山品茶学习交流圈”里活跃,每周雷打不动要去参加活动。他说这半年在那边认识的茶友,比过去叁年在公园下棋认识的还多。
茶香里的知识沙龙
上周我终于跟着表舅去见识了一下。活动地点在凤凰山公园附近的一个茶室,二十几个人围坐成圈,中间摆着一套精致的白瓷茶具。让我意外的是,来的人从二十出头的小姑娘到六七十岁的老先生都有。
那天正好在讲普洱茶的鉴别。主讲的是位四十岁左右的茶商,他一边熟练地冲泡着不同年份的普洱茶,一边让大家观察汤色、感受香气。“你们看这个07年的熟普,”他举起公道杯,“汤色像红酒一样透亮,这就是存放得当的表现。”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没人正襟危坐地听课。大家随时可以提问,或者分享自己的喝茶经历。有个大姐说起她第一次喝老茶头的经历,把茶醉描述得像喝了酒一样,把大家都逗乐了。
表舅悄悄告诉我,这个“唐山喝茶上课群”已经成立两年多了。刚开始只是几个茶友的小聚会,后来人传人,慢慢形成了固定的交流圈子。现在每周都有不同主题,有时请茶艺师来讲课,有时就是茶友们自带好茶来分享。
我注意到坐在角落的一位年轻人,他不太说话,但一直在本子上记着什么。后来聊起来才知道,他刚工作不久,压力大睡不着,听说喝茶能静心就来试试。“来了叁次,现在晚上能睡踏实了,”他笑着说,“还学会了怎么泡茶,回家教爸妈,他们可高兴了。”
茶过叁巡,大家的话匣子都打开了。有人聊起自己去云南茶山的见闻,有人说起了茶叶市场的门道,还有人分享了自己收藏的茶具。那种氛围,既像是在学习,又像是在和老朋友闲聊,让人特别放松。
负责组织活动的李姐说,她最初建这个群就是觉得现在大家太忙了,连安静喝杯茶的时间都没有。“喝茶本身就是件慢下来的事,”她一边给大家续茶一边说,“在慢的过程中,自然就有交流,有学习。”
那天我离开时,表舅还坐在那里和几个新认识的朋友聊得投机。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那些茶杯上,茶香袅袅中,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这样的“唐山品茶学习交流圈”能吸引这么多人。
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能找到一个地方,让人慢下来喝杯茶、学点东西、交个朋友,确实是件挺难得的事。也许下次,我也会带着自己那罐一直没喝明白的岩茶,去请教请教那里的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