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14岁学生一小时50元,少年家教一小时50元
最近在我们石狮的家长群里,有个话题特别火——有个14岁的初叁学生,居然在给邻居家孩子补习功课,收费是一小时50元。这事儿传开后,街坊邻居都挺惊讶的。
我家对门的李阿姨最先说起这事:“刚开始觉得孩子闹着玩,没想到教得挺认真。我家那个五年级的皮猴子,数学作业本上全是红叉,跟着学了俩月,上次测试居然及格了!”她边说边比划,“那孩子讲题时特别耐心,还会用游戏里的例子打比方。”
少年家教的独特优势
说来也有意思,现在不少家长开始找这种“小老师”。我特意去看了看,那个戴眼镜的男孩正给叁个小学生讲应用题。他把题目里的相遇问题编成了地铁跑酷的游戏,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这种教法,确实和培训班里照本宣科的老师不太一样。
住在叁单元的刘老师说:“这些少年家教最懂同龄人在想什么。我班上有个孩子,请了大学生家教效果一般,换成这个14岁的学生后,反而开窍了。”她笑着说,“可能这就是同龄人之间的心灵相通吧。”
不过也有人担心:这么小的孩子能教好吗?我在社区活动室见到这位小老师时,他刚下课,正在整理教案。“刚开始我也紧张,”他推了推眼镜,“但教着教着就发现,我知道他们哪里会卡壳,因为我前段时间刚经历过。”
他的学生,二年级的萌萌插嘴说:“小陈老师讲题可好玩了!上次教认钟表,他带了真的闹钟来,我们还比赛谁先调出正确时间。”孩子妈妈在旁补充:“以前请过大学生,讲课太高深,孩子听不懂反而没信心。现在这位小老师懂得用孩子的语言交流。”
值得思考的教育现象
这事儿让我想起前两天在菜市场碰到张奶奶,她正带着孙子去补习。老太太念叨:“现在这孩子真能耐,我孙子跟他学得特别起劲。关键是收费合理,比培训机构便宜一半还多。”她指着路边贴的补习广告,“那些动不动两叁百一小时的班,我们普通家庭真负担不起。”
王叔在小区开便利店,他女儿也在接受辅导。“这孩子讲课特别实在,”他边整理货架边说,“有次我听见他跟学生说‘这道题我上个月也老错,后来发现个窍门’,这话从同龄人嘴里说出来,孩子特别听得进去。”
当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当家教。这位小老师的班主任告诉我,他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理科很强。“我们鼓励学生发挥特长,但前提是不能影响正常学习。这个孩子就很会安排时间,月考名次反而进步了。”
傍晚时分,常能看到几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往他家跑。有次我好奇地问其中一个女孩:“这么喜欢来补习啊?”她蹦蹦跳跳地说:“比玩游戏还有意思!小老师会说笑话,答对题还有小贴纸奖励。”
看着这些兴高采烈的孩子,我突然觉得,教育或许就该是这样自然发生的。在轻松的氛围里,知识就像种子一样,悄悄在心里生根发芽。这位14岁少年用他的方式,给了我们一个重新思考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