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100元小胡同,启东百元小巷游
你说巧不巧,前几天路过启东老城区,正好瞧见巷子口几个老街坊坐在马扎上闲聊。有位大爷摇着蒲扇笑眯眯地说:"现在年轻人啊,都爱往我们这儿钻,说是要找什么...启东100元小胡同。"
我顺着青石板路往里走,阳光从晾衣绳的缝隙漏下来,在斑驳的墙面上跳格子。刚转过弯就闻到炸猪油的焦香,原来是个戴着蓝布袖套的阿姨在巷子深处支摊。她那儿卖的萝卜丝饼实在地道,面糊裹着擦得细细的萝卜丝,在油锅里翻几个身就变得金黄酥脆。才叁块钱一个,咬开还冒着白蒙蒙的热气。
藏在市井的惊喜
往深处踱步,发现这启东百元小巷游还真有意思。修表铺子的老师傅鼻梁上架着放大镜,修鞋摊的机器哒哒作响,这些都成了巷子里独特的风景。最让我驻足的是家修补搪瓷缸的手艺人,他拿着小锤子叮叮当当敲打的样子,仿佛把时光都定格在了八十年代。
走着走着肚子有些饿了,便钻进间只有六张桌子的小馆子。老板娘推荐了当地特色的烩面,热气腾腾的海碗端上来,汤头是用小黄鱼熬的,鲜得人眉毛都要掉下来。结账时才二十五元,这价钱在商场里怕是连杯奶茶都买不到。
午后在旧书店消磨时光也颇有趣。书架间飘着纸墨特有的沉香,老板是个戴圆框眼镜的中年人,正捧着紫砂壶慢悠悠喝茶。我花十块钱淘到本八十年代的启东风物志,泛黄的书页里还夹着张手绘的游览路线图。
傍晚时分路过糖水铺,要了碗酒酿圆子。坐在竹凳上看巷口逐渐亮起暖黄的灯,邻居们端着饭碗在门口唠家常。这份烟火气,可比商场里冷冰冰的空调舒服多了。
这趟启东100元小胡同逛下来,钱包没瘦多少,心里却装得满满当当。忽然想起那位修表师傅说的话:"现在人都图快,可我们这巷子里的日子,就得慢慢过才够味。"这话说得在理,有时候放慢脚步,反而能捡到更多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