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500元3小时上门服务不限次数,丽江500元叁小时上门不限次
最近朋友圈里总看到有人转发"丽江500元3小时上门服务不限次数"的消息,我盯着手机屏幕发了半天呆。这种广告就像雨季的蘑菇,一夜之间冒得到处都是。说实话,第一次看到"丽江500元叁小时上门不限次"这个说法时,我还以为是新的旅游套餐。
那天在古城口的茶摊,碰巧听见几个游客在聊这个事。穿蓝衣服的大姐操着东北口音说:"这价钱连住叁晚青旅都不够,咋可能包那么多服务?"她同伴压低声音接话:"我表妹上个月就是信了这种广告,结果到地方才发现是个购物团。"
藏在花哨广告背后的陷阱
客栈老板和我说起,去年这个时候也流行过类似的套路。先是打着"超值体验"的旗号吸引人,等游客真的付了钱,才发现所谓的"上门服务"其实是推销员轮番上门推销。有个河北来的小伙子,叁天里被六个销售围堵,最后不得不提前退房离开。
其实算笔账就明白了。在丽江,正规导游的时薪通常在80到120元之间,再加上交通成本,叁个小时的服务少说也要叁四百。要是真像广告里说的"不限次数",那商家岂不是要亏本?这世上哪来这么多赔本赚吆喝的买卖。
我认识的一个本地导游阿木说得实在:"我们纳西人做生意讲究细水长流,这种来得太容易的钱,往往去得也快。"他带团时经常提醒客人,要是遇到太离谱的优惠,得多留个心眼。
旅游市场的隐形规则
这两年丽江旅游业竞争激烈,有些商家就开始打擦边球。他们把"丽江500元叁小时上门不限次"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上玩的是文字游戏。比如把"上门"解释成"上门接人",把"服务"说成是"接送服务"。
我在古城南门遇到过一对年轻情侣,他们就是被这类广告吸引来的。男孩苦笑着说,所谓的"500元全包服务",其实只是每天来回接送,景点门票、餐饮住宿全都另外算钱。女孩在旁边补充:"第二天我们就改成自己逛了,虽然多走些路,但至少不用被带去各种购物点。"
这种经历让我想起去年在洱海边的见闻。当时有个摄影套餐打着"百张底片全送"的招牌,结果拍完才知道,所谓的"底片"都是压缩过的小图,想要原片还得再加钱。
旅游这个行业啊,有时候真像丽江的天气,看着晴空万里,转眼就可能下雨。那些说得太好听的事,多半藏着我们看不见的弯弯绕。下次再看到"丽江500元3小时上门服务不限次数"这样的宣传,恐怕得多问几句,多看几眼了。
记得有次在束河古镇的咖啡馆,老板边磨咖啡豆边聊起他的经营心得:"我们店从来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活动,一杯咖啡该多少钱就多少钱。客人可能第一次会被打折吸引,但最终能留住人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品质。"
这话放在旅游行业也一样适用。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游客们越来越精明,那些靠套路做生意的,终究走不长远。倒是那些本本分分做服务的,慢慢积攒下好口碑。
说着说着,窗外又飘起小雨。丽江的雨季总是这样,来得突然,去得也快。就像旅游市场上各种新奇的宣传,热闹一阵之后,最终能留下的,还是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