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鹤壁火车站后街小巷名称

发布时间:2025-11-04 04:40:47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路过鹤壁火车站,碰见个拉着行李箱的年轻人拦住我问路:“大哥,请问鹤壁火车站后面小巷子叫什么?我按导航走到这儿就找不着北了。”这话倒把我问住了——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叁十年,竟从未留意过这个问题的答案。

说来也巧,第二天买菜时遇见居委会的王阿姨,她正在那条巷口张贴通知。我趁机凑过去打听:“这条巷子到底有没有正经名字?”王阿姨扶着老花镜笑了:“老住户都管这儿叫‘站后街’,可地图上标的却是‘站前路二巷’,连我这老鹤壁都糊涂着呢。”

巷子里的烟火人间

信步走进这条不过五米宽的小巷,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左侧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红砖房,右侧新盖的瓷砖小楼错落其间。修车铺的赵师傅正给自行车补胎,听见我问巷名,他用沾满机油的手抹了把汗:“啥名字不名字的,我在这修了二十年车,街坊都认我这‘火车站后街老赵’。”隔壁水果摊的老板娘插话:“可不是嘛,寄快递都写‘火车站后面那条街’,包裹从来没丢过。”

再往深处走,竟藏着家开了叁十五年的理发店。老师傅拿着推子慢条斯理地给老顾客理发,镜子上贴着褪色的价目表:理发十元。听说我在打听巷子的事,老师傅手里的推子没停:“当年这还是条泥巴路,我挑着担子在这摆摊。后来火车站扩建,这巷子就卡在新旧城区中间,倒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位理发的老人眯着眼睛接话:“现在年轻人都在新城区买楼,倒是我们这些老骨头,还守着这条说不清名字的老巷。”

巷尾有家芝麻烧饼铺,叁代人经营了半个世纪。守着炭火炉子的老师傅掀开蒸笼,白雾裹着麦香扑面而来。“您知道鹤壁火车站后街小巷名称的来由吗?”我凑近问道。他往面团里撒着芝麻:“我爷爷那辈这儿还是片荒地,后来修了火车站,渐渐聚成了巷子。听说当年要给巷子取名,老住户们争来争去没定论,就这么含糊了几十年。”说着把刚出炉的烧饼递给我:“尝尝,这老味道比巷名实在多了。”

站在巷口回望,夕阳给斑驳的墙面镀上金色。忽然明白,这条巷子就像很多老城记忆的缩影——它或许没有确切的称谓,却承载着几代人的悲欢。那些在巷子里生长、老去的身影,那些冒着热气的早餐铺子,那些在墙根下棋聊天的街坊,共同构成了比名字更鲜活的印记。

第二天又路过火车站,巧的是再遇那个问路的年轻人。他正站在巷口拍照,看见我便兴奋地招手:“大哥,我找到那条巷子了!虽然还是没搞清它到底叫什么,但在里面吃了这辈子最香的芝麻烧饼。”我们相视而笑。也许对一条巷子最好的纪念,不是地图上冰冷的标注,而是留在味蕾上的温度,印在记忆里的烟火气。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