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火车站300一次,北海站乘车每次叁百元

发布时间:2025-11-03 13:03:51 来源:原创内容

前几天打车去北海火车站,司机师傅一听目的地就随口报了个价:"叁百块,不打表。"我当时一愣,这价格都快赶上跨城长途了。后来和本地朋友聊起这事,他见怪不怪地说:"北海火车站300一次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特别是晚上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

其实细想下来,这个北海站乘车每次叁百元的规矩背后藏着不少门道。火车站周边路段经常堵得水泄不通,司机排两小时队才接上一单,要是按打表收费,确实连油钱都赚不回来。有位老师傅给我算过账:在北海火车站300一次这个价格,得刨去平台抽成、油费、车辆损耗,真正落到手里的也就刚够养家糊口。

特殊时段的无奈选择

记得有次台风天,我在火车站门口看见有位妈妈抱着孩子问价,连着问了五辆车都是叁百。她犹豫半天还是上了车,后来听她说:"孩子发烧必须去医院,公交停运了,这个北海站乘车每次叁百元再贵也得认。"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网约车平台多了,情况倒是有些变化。上周我又去了趟火车站,发现不少司机开始接平台订单了。虽然价格还是接近叁百,但至少行程有记录,开发票也方便。有个年轻司机挺实在:"现在大家都学聪明了,直接在平台下单,我们也不用费口舌讲价,反而省事。"

住在火车站旁边的便利店老板告诉我,其实很多老客户都有固定司机的联系方式。需要用车时提前打电话,司机直接到指定地点接人,照样按叁百收,但省去了中间环节。这种默契的形成,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场自我调节的能力。

上个月送我舅妈坐火车就遇到件趣事。她提前约好的司机临时有事,只好在站前临时找车。问第一个司机要叁百,她摇摇头;第二个司机看她带着大包小包,主动降到两百八。正要上车时,第一个司机追过来说二百六也行。最后舅妈用手机软件叫车,平台显示二百七,这价格倒是恰到好处。

最近听说交通部门在整顿火车站周边的营运秩序,设置了下客区和即停即走通道。不过据我观察,深夜时段从北海火车站300一次的情况还是存在。毕竟那时候公交车都收班了,出租车也少,乘客选择余地有限。

其实这种议价现象在很多旅游城市都不少见。就像我们去海边买海鲜,去夜市挑工艺品,讨价还价本就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只要不是强买强卖,双方你情我愿,倒也不必过分苛责。重要的是让乘客有选择权——既可以选择接受议价,也可以通过平台叫车。

昨天路过火车站,特意和执勤的交警聊了会儿。他说现在站前广场装了更多监控,重点查处拒载和乱要价的行为。不过他也理解司机的难处:"有时候乘客要去的地方确实太近,司机排半天队就接个起步价的单子,换成谁都会犹豫。"

看来这北海站乘车每次叁百元的现象,短期内恐怕还会存在。作为乘客,我们最好提前规划行程,多准备几种出行方案。比如试试拼车,或者避开高峰时段,说不定就能省下不少钱。毕竟赚钱都不容易,能省则省嘛。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