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火车站附近站街,文登车站旁街景
文登火车站附近站街,文登车站旁街景,这两个看似相近的说法,其实藏着挺有意思的差别。每次路过那片儿,我总忍不住琢磨这事儿。
要说站街,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那些等着拉活儿的叁轮车师傅。他们叁叁两两聚在出站口,看见拎行李的就凑上前:“师傅上哪儿?送送你不?”有个老师傅的吆喝特别逗——“五块走全城”,其实都知道这价格不太现实,但听着就让人想乐。他们的皮肤晒得黝黑发亮,脖子上挂着的毛巾都磨出了毛边。
往旁边走几步,就是另一番光景了。卖烤地瓜的大爷推着改装过的小车,炉子里飘出来的甜香味能飘出老远。他不用吆喝,就靠这香味揽客。“这天儿吃个烤地瓜暖和暖和”,买的人往往这么自言自语,像是给自己找个理由。大爷笑眯眯地掀开炉盖,那股热气呼地冒出来,把整条街都熏得温柔了几分。
巷子里的烟火气
再往里走,巷子两边就热闹了。裁缝铺的老板娘总是坐在店门口踩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从早响到晚。她说在这地方做了十几年生意,见过赶火车的把裤子撑破了急着来补的,也见过刚下火车就来找她改衣服尺寸的。“火车站边上嘛,都是匆匆忙忙的。”她手上活儿不停,嘴里还能和你闲聊。
对面水果摊的年轻夫妇倒是另一种活法。他们会把最漂亮的苹果摆成金字塔,橘子码得整整齐齐的。有人问价,女的会脆生生地报个数,男的就在旁边憨厚地笑。傍晚时分,他们四岁多的女儿会在摊位旁写作业,小脚丫在凳子底下晃啊晃的。
说来也怪,虽然都在文登火车站附近站街,但这些做小生意的人和拉客的叁轮车师傅好像活在两个世界。一边是时刻准备着冲向下一单生意,另一边却有种扎根在此的安稳。
傍晚五六点钟的光景最有意思。下班的人和刚下火车的人流混在一起,把整条街塞得满满当当。路边小吃摊的油烟味混着行人身上的汗味,形成一种特别的生活气息。煎饼果子摊前总是排着小队,老板娘手法麻利,面糊一勺、鸡蛋一个、薄脆两片,叁十秒一个。“要辣不?”她问每个客人,声音里带着些许疲惫,但手上的节奏丝毫不乱。
天彻底黑透之后,街景又变了样。路灯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24小时便利店的白色灯光显得特别醒目。偶尔有晚归的旅客拖着行李箱走过,轮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在安静的夜里传得很远。便利店的店员是个话不多的小伙子,他说最喜欢值夜班时看街对面居民楼的灯光,“一盏一盏灭掉,就知道夜有多深了”。
在这文登火车站附近站街,你能看见人生百态。急着赶路的旅客,不紧不慢的居民,还有那些把这里当成生活全部的小生意人。他们共同构成了文登车站旁街景——既热闹又安静,既匆忙又从容。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对这条街这么着迷。大概是因为它像极了生活的本来面目吧,不同的人生在这里交错,各自忙碌,又彼此关联。拉活儿的师傅可能哪天会去裁缝铺改条裤子,水果摊的夫妇或许也坐过那些叁轮车。这么一想,整条文登火车站附近站街都活了起来,它不只是一条街,更像是一个小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