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品茶上课群,凭祥茶艺学习交流圈
凭祥品茶上课群,我们在这儿聊点啥?
前几天,一个朋友把我拉进了一个叫“凭祥品茶上课群”的群里。刚进去那会儿,我看着这个名字,心里直犯嘀咕:这“上课”是几个意思?难不成是要正儿八经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茶经?那我可有点怵。
结果待了几天才发现,完全不是我想的那回事。这个群,更像个大客厅,一群爱喝茶的朋友聚在一块儿,天南地北地聊。聊着聊着,我才慢慢咂摸出这“上课”二字的味道来。它不是说教,而是一种分享,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
记得有一次,群里一位大姐晒了她刚入手的一款本地山野茶。照片拍得不算精美,就是普通的玻璃杯泡着。可她描述的那种香气,怎么说呢,带着点野性的蜜韵,一下子就把好几个人给勾了出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人问是在哪个山坳里收的,有人分享自己用不同水温冲泡的心得,还有人说起自己爷爷那一辈做这种茶的土法子。那个下午,我没怎么发言,就静静看着屏幕,感觉自己也跟着喝了一回茶,长了不少见识。
这大概就是“凭祥茶艺学习交流圈”最迷人的地方了。它没有固定的课本,每一位茶友都是老师,每一泡茶都是活的教材。你今天可能只是随手发问一句:“为啥我泡的茶总是有点涩口?”马上就能收到好几条语音回复,从投茶量、水温,甚至到注水的手法,都有人给你细细道来。这种手把手、心贴心的感觉,比看任何教科书都来得实在。
在我们这个圈子里,喝茶没那么玄乎。它可以是阳春白雪,谈论茶器的美学、茶道的哲学;但更多的是下里巴人,是日常生活中那一口解渴的、暖心的滋味。有人用昂贵的紫砂壶,也有人就是一个普通的马克杯,大家图的就是个开心自在。重要的是,通过一杯茶,我们连接了起来。
慢慢地,这个群成了我手机里最舍不得屏蔽的群之一。它不像有些群那样充斥着广告和无聊的八卦,这里总有新鲜的话题。有时是有人发现了凭祥某条老街里藏着一家不错的茶摊,吆喝着大家有空去坐坐;有时是讨论今年的春茶品质怎么样;甚至还会聊聊用茶入菜的小窍门。生活里那些因为忙碌而忽略的闲情逸致,在这里又被重新拾了起来。
所以啊,如果你也身在凭祥,或者对茶文化有点兴趣,不妨来我们这个“凭祥品茶上课群”看看。这里没有考试,没有压力,只有一群可爱的人,和一杯永远冒着热气的茶。我们泡上的,不只是一片树叶的故事,更是一份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