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漯河茶室工作坊感受记录
推开门就是茶香
朋友老张神秘兮兮地跟我说:“带你去个地方,跟普通茶馆不太一样。”穿过漯河老城区那条熟悉的巷子,在一棵老槐树旁边,我们找到了那家不太起眼的品茶工作室。木门虚掩着,推开的瞬间,淡淡的茶香就飘了过来,像是早有准备似的。
工作室主理人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大家都叫他小陈老师。他正在给几位客人展示怎么冲泡凤凰单丛,动作不紧不慢的,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水温要控制在95度左右,注水时沿着盖碗边缘慢慢绕圈……”看着他专注的样子,我突然发现,原来泡茶可以这么讲究。
墙边架子上摆满了各种茶具和茶叶罐,标签上手写着茶叶的品种和产地。有个玻璃罐里装着金骏眉,细小的芽头金毫显露,在灯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第一次亲手泡茶
小陈老师递给我一个白瓷盖碗,笑着说:“来,你也试试。”我有点紧张地接过盖碗,按照他刚才演示的步骤,小心翼翼地把热水注入。没想到看似简单的动作,自己做起来却有点手忙脚乱。
“别急,”小陈老师轻声提醒,“拿盖碗的手势要这样,食指按在盖钮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调整手势后,确实顺手多了。倒入公道杯时,琥珀色的茶汤在灯光下晶莹透亮,一股蜜香扑鼻而来。
尝着自己泡的这杯茶,感觉特别不一样。虽然手法还很生疏,但那种参与感和成就感,是平时在茶馆喝茶完全体会不到的。老张在旁边打趣:“你这泡得还挺像样。”
小陈老师告诉我们,他开这个工作室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喝茶不光是解渴,更是一种生活体验。在这里,每个步骤都可以慢慢来,专注当下这一刻。
不同的茶,不同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又尝了几种不同的茶。小陈老师泡普洱时讲了个有趣的事:去年有批客人,刚开始都说喝不惯老茶的味道,可慢慢品了几杯后,居然都喜欢上了那种醇厚的口感。
“每个人对茶的感受都不一样,”他说,“就像这套茶具,看起来简单,但每个人握在手里的感觉都不同。”他拿起手边的一个紫砂壶,“这个壶跟了我五年,现在不用放茶叶,光是冲热水都能闻到茶香。”
听着他娓娓道来,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有人会对茶这么着迷。原来每片茶叶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个性。
临走时,夕阳正好斜照进屋里,给整个工作室镀上一层温暖的光。小陈老师送我们到门口,说下次可以来体验手工制作茶点的活动。走在回去的路上,老张突然说:“没想到在咱们漯河,也有这么用心的品茶工作室。”我点点头,心里已经在期待下次再来了。
这次在漯河品茶工作室的体验,让我重新认识了喝茶这件事。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而是融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也许下次路过那条巷子时,你也会被那淡淡的茶香吸引,忍不住推门进去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