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全区外卖工作室均可安排,文登外卖服务全面覆盖
这几天在文登街头巷尾,总能听见街坊邻居们谈论同一个话题——现在点外卖可太方便了,不管在城区还是乡镇,随便打开手机下个单,热乎乎的饭菜很快就送到家门口。
记得上周叁晚上加班,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开外卖软件,没想到离家五公里的那家烧烤店居然能配送。更让人惊喜的是,配送费只要叁块钱,比打车去买还划算。骑手老张把烤串递给我时还笑着说:“我们现在专门有个配送点设在城郊,就为了照顾周边几个村的订单。”
从城区到乡村的温暖传递
这让我想起叁年前,那时候在文登乡镇想点个外卖可不容易。要么是商家太少,要么是起送价高得离谱,有时候下个单要等两个多小时。现在完全不同了,光是咱们文登全区外卖工作室均可安排这个变化,就让人感受到生活品质的明显提升。我家住在环山路上,以前总得算着时间进城买菜,现在随时能买到新鲜果蔬,连老妈都说这比她自己挑的还水灵。
前两天和开餐馆的表弟聊天,他才告诉我现在的配送网络有多智能。他们店加入了文登外卖服务全面覆盖体系后,系统会自动把订单分配给最近的外卖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都像个小枢纽,既服务周边居民,也对接乡镇配送。表弟说现在他店里叁成的订单都来自周边村子,这在过去根本不敢想。
有个特别打动我的故事。南山脚下有位独居的李奶奶,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自从村里纳入配送范围后,她学会了用老年机点餐。配送员小赵每次都会多停留十分钟,帮她把餐盒打开摆好。李奶奶常说:“现在吃饭有人管,孩子们也放心多了。”
这种变化不只是城里人享受到了便利。我在金山港遇到位渔民大叔,他乐呵呵地给我看手机里的外卖软件:“出海回来累得不想做饭,点个酸菜鱼,送到码头还是烫的。”说着他指了指岸上那辆贴着配送标识的摩托车,“这些小伙子我们都认识,风雨无阻的。”
现在走在文登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穿着不同制服的外卖骑手。他们有的提着保温箱穿梭在小区楼道,有的骑着电动车行驶在乡间小路。这种景象让人真切感受到,现代化服务正在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融入寻常百姓家。
有时候晚上散步,能看到外卖工作室亮着的灯光。那些忙碌的身影,那些在夜色中穿行的配送车辆,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小城正在发生的变化。这份温暖,正通过一个个外卖订单,传递到文登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