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品茶上课群,深州茶艺学习交流圈
这几天总有人问我,深州哪儿能正经学茶道?我嘴上说着帮他们打听,心里却琢磨——这不就是现成的嘛!咱们这个深州品茶上课群,可不就是为这事儿生的。
记得去年刚建群那会儿,就七八个人在小茶馆里碰头。现在翻翻群成员列表,都快叁百号人了。每周四晚上雷打不动开课,王老师边泡凤凰单丛边讲:“你们看这茶汤,金黄透亮得像琥珀。”底下新来的小伙儿赶紧拍照,老茶客们则眯着眼细闻盖香。
茶香里的慢时光
其实很多人刚进来都图个新鲜,后来却迷上这种慢节奏。上回有个做滨罢的姑娘说,在这儿的两个小时,比喝什么减压茶都管用。她现在不仅分得清炭焙铁观音和清香型,还学会了用盖碗不烫手的小窍门。
咱们这个深州茶艺学习交流圈最让人舒服的,就是没人摆架子。李大姐带着自家种的龙井来分享,大学生捧着《茶经》问得仔细,连茶具店老板都常来教大家怎么养紫砂壶。有次新来的朋友紧张地问:“我泡的茶总带着涩味怎么办?”立刻有五六个人抢着支招——水温高了吧?坐杯时间长了?要么是注水手法得调整?
去年中秋特别热闹,大家在露台摆开茶席。从月光白茶喝到陈年普洱,聊着聊着发现张先生居然是用茶渣养花的能手,而教钢琴的刘老师正在组茶道表演队。那天月亮特别圆,瓷杯碰撞的清脆声混着桂花香,突然让人觉得,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原来藏着这么个熨帖的角落。
现在每周开课前,管理员小陈都在群里发今日茶单。有时候是政和白牡丹,有时候是蒙顶黄芽,总有人追问:“能带茶点吗?”“需要带自己的品茗杯吗?”那种期待劲儿,跟小时候盼着春游差不多。王老师总笑着说:“咱们这儿既是课堂,又是客厅。”
前两天看见新成员在群里问,零基础能不能学会茶艺?马上有人回复:“我当初连茶叶都认不全呢!”后面跟着二十多条鼓励的话。深州品茶上课群最珍贵的,大概就是这份带着茶香的温情吧。窗外车马喧嚣,屋里茶烟袅袅,每个人都能在这儿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