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耍女娃,老河口游女娃
要说咱们老河口的夏天啊,最热闹的还得是江边那一片。每到傍晚,江风带着水汽扑面而来,把白天的燥热都吹散了。这时候你往堤坝上一站,准能看见叁叁两两的姑娘们挽着手在岸边散步,裙摆被风吹得像牵牛花似的打转。
我小时候总听老人说“老河口耍女娃”这个说法,那会儿不懂事,以为就是男孩子们凑在一块儿逗姑娘们开心。后来才慢慢咂摸出滋味来,这其实说的是年轻人那种青涩又热闹的交往方式——可能是在江边扔石子打水漂,可能是在老街分一碗冰粉,又或者只是在夕阳下互相打趣着走过青石板路。
江风里的笑声
记得去年七夕那天,我路过老码头,正好瞧见几个小伙子在帮姑娘们拍照。有个扎马尾的姑娘特别活泼,一会儿指着对岸的渔船让同伴看,一会儿又踮着脚去够垂柳的枝条。“你站到那块石头上去嘛,”拍照的小伙子喊道,“我把你和夕阳都装进去。”那姑娘噗嗤笑了:“那你可得把我拍好看点,不然等下不请你吃烧烤了!”
这种轻松自在的相处,就是老河口年轻人特有的味道。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套路,就是在江风、晚霞和烧烤摊的烟火气里,慢慢熟络起来。有时候我看着这些场景,会觉得“老河口游女娃”这个说法特别贴切——一个“游”字,把那种漫无目的、随心而动的惬意都道尽了。
前两天在凉虾摊遇到邻居家刚高考完的小姑娘,她正和几个同学计划着要去江心岛野餐。“我们就打算随便逛逛,”她咬着吸管说,“在岛上走走,拍拍照,说不定还能捡到好看的鹅卵石。”她说话时眼睛亮晶晶的,让我忽然想起自己二十岁那会儿,也是这么和老同学们沿着汉江岸线漫游,从老河口大桥一直走到梨花湖。
其实想想,这种“游”的方式挺妙的。不像旅游景点那样赶行程,就是单纯地在一起走走停停。可能在某个不知名的河湾发现一片野花,也可能在老街转角听见手风琴的声音。重要的是和谁一起游,游的时候说了什么笑话,分享了什么心情。
现在虽然大家都忙了,可每到周末,江边还是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有时候是骑着共享单车呼啸而过,有时候是坐在石阶上分享一副耳机。偶尔还能见到几个男孩子笨手笨脚地给姑娘们编柳条帽,编坏了就笑作一团。
这种光景看多了,你会觉得老河口的年轻人真会过日子。他们把交往变成了一种轻松的艺术——不需要太多刻意安排,就在这江风夕阳里,自然而然地把时光过得有滋有味。
也许再过些年,这些在江边嬉戏的年轻人也会变成叔叔阿姨,但“老河口耍女娃”这份自在惬意,大概会像汉江水一样,一直在城里流淌下去。毕竟啊,有这么好的江水,这么好的晚霞,谁舍得不好好享受这相处的好时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