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品茶喝茶工作室,樟树茶道品茗会馆
路过老街转角时,总会被那块素雅的木牌吸引——"樟树品茶喝茶工作室"。说来有趣,同样是喝茶的地方,隔壁巷子还开着"樟树茶道品茗会馆",这两家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趁着今天得空,我推开那扇挂着竹帘的玻璃门。
工作室的负责人林老师正在给几位客人演示如何冲泡凤凰单丛。她不像在讲课,倒像是和老朋友分享心得。"水温九十度刚好,"她边注水边说,"太烫会把茶烫害羞的。"满屋顿时飘起栀子花香,有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这里没有繁复的规矩,大家围着长条茶桌随意坐着,有人问能不能自己试试,林老师直接把盖碗递过去:"茶具就是拿来用的,泡坏了咱们再调整。"
茶香里的慢时光
墙上挂着毛笔写的"樟树品茶喝茶工作室"几个字,墨迹从容。我忽然想起隔壁的樟树茶道品茗会馆,便问起两者的区别。林老师笑了:"我们这儿更随性些,重点是让每个人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就像吃饭,有人爱家常小炒,有人偏好精致宴席,都挺好。"她说着递来一杯刚泡好的东方美人,琥珀色的茶汤在白瓷杯里特别好看。
坐在我对面的王先生说,他每周都会来这儿坐一下午。"现代人太忙了,"他转动着手中的茶杯,"连喝水都像在完成任务。在这儿,你能真正听见水烧开的声音,闻到每一道茶香的变化。"他告诉我,上个月他带了十二岁的儿子来,那个平时离不开手机的孩子,居然安安静静地跟着学了一下午怎么泡茶。
靠窗的位置,两位年轻姑娘在比较不同年份的白牡丹。 "2018年的有蜜香,"穿蓝裙子的姑娘说,"但我觉得2015年的更醇厚。"她们面前摆着三套茶具,不时交换着品尝。林老师说,这样的茶友小组现在越来越多,大家因为喜欢喝茶走到一起,工作室提供了场地和专业的指导。
夕阳西斜时,茶台前已经换了好几拨人。早晨来的那对老夫妻刚离开,傍晚的上班族又陆续进来。新来的客人脱掉西装外套,松开领带,长长舒了口气:"总算能喝杯好茶了。"林老师给他推荐了漳平水仙,说这种茶的兰花香能让人放松下来。
走出工作室,老街华灯初上。我忽然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地方能留住这么多人。在这里,喝茶不只是解渴,更是给忙碌生活按下的暂停键。每个人都能在茶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或快或慢,或浓或淡,都是恰到好处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