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小巷深处两百元情缘

发布时间:2025-11-04 06:29:13 来源:原创内容

那家茶馆藏在峨眉山脚一条青石板巷子里,屋檐下还挂着半旧的红灯笼。我是为了躲雨闯进去的,没想到这一躲,竟听来了老陈和小月的故事。

老陈是茶馆的老板,快六十的人,总爱坐在门槛上抽旱烟。那天雨声哗啦啦的,他忽然就讲起了叁十年前的事。1988年夏天,他刚下岗,在巷口支了个修鞋摊。有个叫小月的姑娘常来,在对面招待所当服务员,一双布鞋洗得发白。

“她鞋底薄,我偷偷给她钉了层橡胶。”老陈眯着眼笑,“她发现后非要给钱,推来推去最后塞给我两块钱。那时候她一个月工资才叁十六块。”

两百块钱的约定

后来熟了就常说话。小月家里催她回去嫁人,她说想留在峨眉山。老陈那时年轻气盛,说咱俩合伙开个茶馆吧。两人掏遍所有口袋,凑了整整两百块钱。就这在当时可是巨款,能顶小月半年工资。

找房子跑了十几条巷子,最后真让他们找到这间月租十五块的临街屋。没有招牌,老陈找了块木板自己写;没有茶具,去废品站淘;茶叶是批发的茉莉花茶,八毛钱一斤。开业那天,小月从山上采来野菊花插在玻璃瓶里。

这峨眉山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就这么悄悄开始了。每天凌晨四点生炉子,烧水,摆好四方桌。来的都是街坊,五分钱一壶茶能坐半天。小月总是系着洗褪色的围裙,提着大铜壶在桌椅间穿梭。

奇怪的是,他们从没说过要在一起的话。有次老陈喝多了,拍着桌子说等茶馆赚了钱就娶她。小月红着脸把他按回椅子上:“先把欠王嫂的五十块还了吧。”这话引得满屋子茶客都笑起来。

叁年后茶馆渐渐好了,小月却要走了。她父亲病重,得回老家照顾。临走前夜,两人在打烊后的茶馆对坐,小月从包里掏出个手绢包,里面整整齐齐迭着两百块钱。“当初的本钱还你。”她说。老陈没接,把钱推回去:“当嫁妆。”

后来呢?我忍不住问。老陈磕了磕烟斗:“她嫁到邻县,过得还不错。前年带着儿子来旅游,还特意来喝了茶。”他指着柜台上的铁茶叶罐,“那就是她儿子送的。”

雨停了,夕阳从木格窗斜照进来。我突然明白,这小巷深处两百元情缘,从来不是遗憾。就像老陈续茶时说的:“有些人注定陪你走一段路,但那段时间里的好,够暖一辈子。”

我离开时回头望,红灯笼在暮色里微微摇晃。这条寻常巷陌里,原来藏着比山巅云海更动人的风景。那些看似被生活磨平的岁月,其实都化作了茶香,留在每个愿意停下脚步的人心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