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喝茶上课群,亳州品茶学习交流组

发布时间:2025-11-03 05:58:32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有个朋友神神秘秘地跟我说,他加入了个挺特别的群,叫亳州喝茶上课群。我当时就乐了,这名字听着新鲜,喝茶就喝茶,上课是上什么课?他端着茶杯慢悠悠地说,这可是咱们亳州茶友自己捣鼓出来的好地方。

这个群刚开始也就十几个人,都是住在亳州老城区的茶友。亳州人爱喝茶是出了名的,早晨起来先泡壶茶,下午得空更要喝茶。但以前大家都是各喝各的,直到有人建了这个亳州品茶学习交流组。

茶香里的学问

你可别以为就是随便喝喝茶聊聊天。群里每周都有人轮流当值,把自己收藏的好茶叶拿出来分享。上周老张带了霍山黄芽,这周李姐就贡献了六安瓜片。每泡一种茶,大伙儿就围坐在一起,慢慢品,细细说。

最有意思的是,谁要是在茶方面有点独到见解,马上就能成为当天的“客座教授”。上回有个年轻小伙,说起茶叶保存头头是道,把我们都给镇住了。他说其实茶叶最怕的不是潮湿,而是串味,冰箱里存茶得用锡箔袋包叁层才行。

这种学习可不是正襟危坐那种,而是喝着茶,聊着天,知识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流进脑子里了。有时候说到兴头上,还能听见语音消息里传来斟茶的水声,那感觉就像大家都坐在同一个茶室里。

我在这个亳州喝茶上课群里泡了半年,不光认识了二十多种以前没听过的茶叶,连泡茶的手法都讲究多了。水温多少,冲泡时间多长,这些细节都是在群里一点点学到的。

茶桌上的故事

说来也怪,自从加入这个亳州品茶学习交流组,我发现喝茶喝出了人情味。群里有个做设计的年轻人,总抱怨客户要求改来改去。有次他正吐槽着呢,群里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发了段语音:“小伙子,你这就像我们泡茶,火候不到就急着出锅,那味道肯定不对。”

老教师接着说,他教书那会儿,备课就像醒茶,得给思想足够的时间舒展。这话说得真有水平,群里顿时安静了几分钟,估计大家都在琢磨这话里的味道。

还有一次,群里讨论该不该用紫砂壶泡绿茶,两派人争得可热闹了。反对的说紫砂会吸味,支持的说老壶泡新茶别有风味。最后还是开了个视频直播,当场用两种壶泡同样的茶,大家隔着屏幕品,那场面别提多有意思了。

慢慢地,这个群不只是品茶那么简单了。谁家遇到点难事,在群里说一声,总能收到各种建议。虽然都是隔着屏幕的茶友,但那份真诚特别打动人。

现在这个亳州喝茶上课群已经有两百多人了,但那种亲切的氛围一直没变。新来的朋友总会受到热情欢迎,老群友也乐意分享自己的茶经。有时候我在想,也许这就是亳州人骨子里的那股子热乎劲儿,通过一杯茶,温暖着每个参与其中的人。

茶还是那杯茶,但因为有了这群志同道合的人,喝出来的滋味就大不相同了。这大概就是亳州品茶学习交流组最特别的地方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