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哪个巷子有姑娘,怀化姑娘多在哪些巷子
一条老街的寻常午后
最近在网上闲逛,时不时会看到有人问“怀化哪个巷子有姑娘”这样的问题。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我还真愣了一下。这问的是什么呢?是打听怀化老街巷里的风土人情,还是另有所指?带着这点好奇,我决定去那些老巷子里转一转,用自己的眼睛找找答案。
我首先去了鹤州古城那边。下午叁四点钟,太阳斜斜地照着,青石板路泛着光。几条老巷子交错纵横,两旁是有些年头的木房子,阳台上晾着衣服,偶尔有猫从屋檐上跳过。巷子不宽,对面人家炒菜的香味都能飘过来。就在这时,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几个年轻女孩说笑着从巷口走过,手里提着刚买的水果;不远处,一位大姐坐在自家门口摘菜,和邻居聊着家长里短。
原来,“怀化姑娘多在哪些巷子”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想,答案就再平常不过了。她们不就是这些生活在怀化大街小巷里的普通姑娘吗?上学放学会穿过巷子,下班了会去巷口买碗米粉,周末可能约着朋友在巷子里的小店喝杯奶茶。这么一想,问题忽然就变得亲切起来了。
巷子里的生活气息
走到中山路附近的老巷子,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巷子窄得只能容两叁人并行,两旁开着各式各样的小店——理发店、杂货铺、小吃摊。一位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姑娘正在自家开的小咖啡馆里忙活,手法熟练地做着拉花。她说这条巷子住了好几代人,小时候跳皮筋、捉迷藏都在这里,现在开了这家店,很多儿时的伙伴还会常来坐坐。
再往深处走,能听到搓麻将的声音从某户人家里传出来。透过虚掩的木门,能看到几个年纪稍长的妇女边打牌边聊天,说的都是怀化本地话,语速快得像唱歌。这大概就是“怀化姑娘”的另一种模样吧——从小姑娘长成了母亲、阿姨,但生活的根还深深扎在这些巷弄里。
我突然觉得,问“怀化哪个巷子有姑娘”的人,可能并不真正了解怀化。这里的姑娘不是什么神秘的存在,她们就是你我身边随处可见的普通人。在菜市场讨价还价的是她们,在公园里带孩子玩耍的是她们,在夜市摊前排队买臭豆腐的也是她们。
走到一个巷口,看见几个女学生坐在石阶上,一人拿着一根冰棍,聊着学校里的事。她们的笑声很清脆,在巷子里回荡。这让我想起自己上学那会儿,也喜欢和同学找这种安静的老巷子,仿佛这里是逃离课业压力的小天地。时光流转,巷子还是那些巷子,只是坐在石阶上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夜幕开始降临,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那些对于“怀化姑娘”的疑问,在这一刻都有了最朴素的答案。她们是这些巷子里的女儿、妻子、母亲,是怀化这座城市最生动的表情。如果你真想了解怀化的姑娘,不妨来这些老巷子走走,看看她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在米粉店里忙碌的是她们,挽着母亲手臂散步的是她们,抱着书本匆匆走过的也是她们。
离开巷子时,我回头看了看。夜色中的老巷安静而温暖,偶尔传来电视的声音、洗碗的声音、说笑的声音。这些声音编织成怀化最平常的夜晚,而怀化的姑娘,就是这平常生活中最鲜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