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吉林700元叁小时任玩套餐
最近朋友圈总有人在问,吉林那个700块玩3小时还不限次数的活动到底靠不靠谱?说实话,我刚看到这个宣传时也犯嘀咕——现在随便玩个游乐场都不止这个价,这优惠听着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羊毛到底出在谁身上
我特意打电话问了客服,原来这是滑雪场推出的淡季促销。工作人员在电话里笑着解释:“雪季末清库存嘛,造雪成本早就收回来了,现在多一个人进场都是净赚。”这么一说就通了,就像超市晚上八点后打折的面包,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只是换了种卖法。
站在初级道上,看着身边呼啦啦滑过去五六批人,突然想起小时候在游戏厅买游戏币的场景。那个穿红色滑雪服的大姐已经来回坐了十多次缆车,每次下来都乐呵呵地跟工作人员打招呼。问她值不值,她抹了把汗说:“这700元3小时不限次数可太划算了,我单独请教练一小时就要叁百呢。”
隔壁更衣室传来几个大学生的议论声。戴绒线帽的男生边换鞋边算账:“咱们轮着玩单板双板,再把雪圈、雪地自行车玩个遍,人均下来比看电影还便宜。”他的同伴接话:“关键是能随便换装备,上次在别处光租雪具就花了小两百。”
藏在细节里的实惠
说实话,这种消费模式特别适合我这种选择困难症。不用纠结要不要再花钱坐缆车,不用担心超时扣费,雪杖歪了直接去换新的。在中级道遇到带着孩子的家长,小朋友摔了二十多次还在咯咯笑,他爸爸说:“要按常规收费,光孩子摔跤的成本都够买套滑雪服了。”
黄昏时分坐在休息区,听见工作人员和熟客聊天。原来这个吉林700元叁小时任玩套餐已经悄悄运营了叁周,最开始只是周边居民来尝鲜,现在连辽宁、黑龙江的游客都特意赶过来。穿蓝色工作服的小伙子擦着额汗说:“昨天有对情侣从开门玩到关门,算下来每人滑了叁十多趟。”
雪场亮起夜灯时,我的腿已经酸得发颤。看着还在兴冲冲排队坐魔毯的游客,突然理解这种消费模式的妙处——它把“怕亏本”的焦虑转化成了“要尽兴”的动力。就像自助餐厅里永远充满欢声笑语,人们在占到大便宜的氛围里,反而更容易获得纯粹的快乐。
离开时在服务台看到明天的预约表,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工作人员正在接咨询电话:“对,就是700元,叁小时内所有项目随便玩……需要给您预留位置吗?”电话那头的惊喜声隔着玻璃都听得清楚。这让我想起第一次发现学校后门那家无限续碗的牛肉面馆时的幸福感,简单直接,又让人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