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阜康附近初中生约玩一次五百
这两天在阜康的街头巷尾,总听见有人念叨着“阜康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这种话,刚开始我还纳闷这是什么新出的奶茶店促销活动。后来在便利店买水时,恰好听见两个穿校服的学生靠在冰柜旁闲聊,有个孩子边晃着可乐瓶边说:“现在好多人都信这个,上周我同桌还差点被骗。”
原来这个“阜康附近初中生约玩一次五百”根本不是什么正经事。城南文具店的老板娘一边给我找零钱一边摇头:“有些社会青年专门在小学门口转悠,前两天还有个戴鸭舌帽的非要加我闺女微信,说什么带她去游乐场玩一天给五百块。”她突然压低声音,“吓得我现在天天接送孩子上下学。”
藏在糖衣下的陷阱
我特意去青少年活动中心转了转,碰见教舞蹈的王老师正在走廊里训人。有个初一女生偷偷把手机聊天记录给老师看,屏幕上来回都是“就喝杯奶茶”“给你买新裙子”这样的话术。王老师气得直拍桌子:“这些人都专挑父母打工忙的孩子下手!先装成贴吧网友,慢慢就提到阜康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的事。”
社区警务室的老张跟我说了个更吓人的。上周他们接到报警,有个初二男生被几个自称星探的人拦住,说带他去拍短视频能赚零花钱。幸亏男孩记起了学校安全教育课教的内容,故意说要回教室拿书包,转身就跑到保安室求救。“现在这些骗子可会抓小孩子心理了,”老张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动不动就用最新款手机当诱饵。”
其实这类“阜康附近初中生约玩一次五百”的套路都差不多。先是在社交平台假装成同龄人聊明星、聊游戏,等混熟了就开始暗示见面。城西书店的收银员给我看过她截图的聊天记录,对方最后总会拐弯抹角提到“带你赚点零花钱”,或者直接亮出“阜康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这种话。
我邻居家上初叁的小姑娘最近也遇到这事。她在篮球场边被个二十来岁的人搭讪,对方先是夸她球鞋好看,接着就说介绍她去当漫展模特。“还好孩子机灵,故意说叔叔在对面便利店等着,”孩子妈妈现在说起来还后怕,“那人一听立马骑电动车溜了。”
要说最让人揪心的,是这些搞“阜康附近初中生约玩一次五百”的人特别会挑时机。专门找放学后天快黑的那段时间,专盯独自回家的学生。青少年心理辅导站的李老师说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既想证明自己长大了,又对危险缺乏判断力,很容易被那些花言巧语迷惑。
现在学校和社区都在联手行动。每天放学时间,校门口除了保安还多了穿红马甲的家长志愿者。派出所的民警经常来开安全教育讲座,把真实案例编成情景剧演给孩子们看。连街边小卖部都贴了警示牌,上面印着24小时报警电话。
昨天路过学校围墙,看见新刷的标语特别显眼。几个初中生正围在那里讨论周末班队活动,书包上挂着的卡通挂坠晃来晃去。夕阳把他们的校服染成暖金色,那种朝气蓬勃的样子,突然让我觉得“阜康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这种阴暗的事,终究见不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