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站街快餐约学生,芒市路边快餐约学生
这几天在芒市老街转悠,总能看见些穿着校服的年轻人叁叁两两站在街角。他们要么低头玩手机,要么凑在一起说笑,可眼神总往路过的人身上瞟。
要说这条街也怪,白天冷冷清清的,一到傍晚就热闹起来。路边小吃摊冒着热气,几个快餐店亮起霓虹灯,穿校服的身影在灯光下晃来晃去。有个卖炸串的大叔和我熟了,有回趁没人时悄悄说:“这些学生娃,说是来吃饭,其实都在等人约呢。”
巷子里的生意经
我顺着巷子往里走,果然看见几个学生模样的男女站在快餐店门口。有个染了栗色头发的女孩特别显眼,她校服外套松松垮垮地搭在肩上,里面穿着件低领罢恤。每当有看起来像上班族的男人经过,她就会轻轻咳嗽一声,或者假装整理书包带子。
这时有个中年男人在她面前停下,两人低声说了几句。女孩转头跟同伴比了个手势,就跟着男人往巷子深处走了。剩下的几个学生互相使了个眼色,又继续若无其事地玩起手机。这套流程看起来熟练得很,估计天天都在重复。
我在对面奶茶店坐了会儿,发现就这么半个钟头,同样的戏码上演了叁次。有个男孩最忙,前后接待了两拨客人,都是在快餐店简单聊几句就离开了。他第叁次回到街角时,还从兜里掏出个小镜子整理头发。
说实在的,刚开始我觉得这些孩子可能家境不好。但仔细看他们的穿戴,手机都是最新款,球鞋也是名牌。这就让人想不明白了,既然不缺钱,为什么还要做这个?
后来和奶茶店老板闲聊才知道,这些学生大多不是为钱,就是图个新鲜刺激。“现在的小孩啊,想法和咱们那时候不一样咯。”老板边擦杯子边摇头,“有的觉得这样来钱快,有的纯属跟风,还有的...”他突然压低声音,“就是喜欢那种被关注的感觉。”
夜幕下的交易
天彻底黑透后,街边的路灯亮起来,这条街反而更热闹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在各个角落,有些看着也就十五六岁。他们熟练地和不同年龄段的客人交谈,谈妥了就一起消失在后巷的居民楼里。
我注意到有个细节挺有意思:这些学生都带着书包,而且不管去哪都会背着。后来才想明白,这大概是个伪装。万一遇到熟人或者巡逻的,就能假装是刚放学约同学写作业。
有对男女学生在快餐店角落坐着,面前摆着两份根本没动过的套餐。女孩不停看手机时间,男孩则一直观察门口。过了十来分钟,有个穿西装的男人推门进来,他们立刻站起来迎上去。叁个人说了几句话,学生们就跟着男人出去了,桌上的快餐就这么浪费了。
说真的,这种芒市站街快餐约学生的现象,现在都快成这条街的特色了。附近居民见怪不怪,连路过的大妈都不会多看一眼。倒是有几个外卖小哥和我说,他们晚上送餐到这边,经常能碰见这种“特殊订单”——客人点的餐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约人。
凌晨时分,人群渐渐散了。路灯下还有几个学生在等着,可能是今晚还没开张的。其中一个女孩抱着胳膊来回踱步,不时哈口热气暖暖手。她校服裙在夜风里飘着,看着竟让人有点心疼。这么冷的夜晚,本该在暖和的家里写作业的年纪啊。
街角快餐店的灯牌闪烁了几下,最终熄灭了。整条街终于恢复宁静,只有几个塑料袋在夜风里打转。明晚这个时候,同样的故事估计又要重新上演一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