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附近的人一百米上门,雷州百米内上门找人
这几天朋友圈里总能看到有人转发“雷州附近的人一百米上门”这类信息,我寻思着,现在找人都这么精准了吗?百米之内,这不就是隔壁小区的距离?
上周叁傍晚,我正做饭呢,突然听见楼道里闹哄哄的。推门一看,隔壁单元的王阿姨正拉着物业小哥比划:“我闺女说就在这附近一百米,怎么就是找不着人呢?”原来她约了装修师傅来看水电,对方发了个“雷州百米内上门找人”的定位,结果两人在小区里转悠了二十多分钟愣是没碰上。
百米到底有多远
说起来,“百米内找人”这个概念挺有意思。我们小区篮球场到门卫亭差不多就这个距离,要是站在中间喊一嗓子,两头都能听见。可现在大家都习惯低头看手机,明明就在转角,非得发十几条消息确认位置。
那天最后怎么解决的?王阿姨灵机一动,让物业在业主群里发了条语音:“穿蓝条纹衬衫的师傅,请到叁号楼西侧凉亭”。结果您猜怎么着?那师傅就在凉亭后边的长椅上坐着刷抖音呢,直线距离不超过五十米。
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帮表弟找家教的事。当时在本地论坛发了帖,特意注明“雷州附近的人一百米上门”,本想着住得近方便沟通,结果真有人私信说就在隔壁栋。那大学生骑着共享单车五分钟就到,省时省力不说,下雨天都不用带伞。
不过这种精准定位的服务,最怕的就是地址说不清。有次我约了个维修工,他说在“红砖楼旁边”,可我们这片儿都是红砖楼啊。后来还是拍了张带门牌号的照片发过去,才解决了这个“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现在很多本地服务平台都学聪明了,不仅显示距离,还会标注具体参照物。像是“雷州百米内上门找人”这样的服务,要是能配上“便利店东侧”“报亭对面”之类的提示,找人效率能提高不少。有时候真觉得,科技越发达,人与人之间反而更需要这些接地气的沟通方式。
前两天路过社区服务中心,看见他们在宣传“邻里帮”小程序。工作人员说,现在通过定位匹配,能快速找到百米范围内的志愿者。张大妈家灯泡坏了,刚发布需求,住在同单元的小李就接单了。这种模式既解决了急事,又促进了邻里关系,倒是挺值得推广的。
其实无论是找师傅还是找邻居,关键不在于技术多先进,而在于能不能真正理解“附近”这两个字。就像我奶奶常说的,远亲不如近邻。现在有了“雷州附近的人一百米上门”这样的服务,倒是把老话赋予了新含义。
晚上散步时,看见几个年轻人站在路口左顾右盼。听他们打电话的内容,应该是在找一家网红甜品店。我顺手给他们指了路,就在转角不到叁十米的地方。望着他们道谢跑开的背影,突然觉得,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可能就隔着一个转角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