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高安男士常访的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4 05:16:24 来源:原创内容

巷口飘来的烟火气

要说高安男人下班后最爱往哪儿钻?十有八九会指着老城区那些弯弯绕绕的巷子。这些巷子藏在繁华街道背后,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晾衣杆横在半空,偶尔传来炒菜的滋啦声和电视节目的嘈杂声。

巷子深处总有几家不起眼的小店。老周的烧酒店开了二十多年,木门上的红漆都快掉光了,但每天傍晚准时亮起那盏昏黄的灯。四十多岁的陈师傅下班后总爱来这儿坐坐,他不点菜,就从包里掏出饭盒装的花生米,打二两土烧酒,靠在斑驳的墙边慢慢抿。有人问他为啥不去装修精致的酒吧,他咧嘴一笑:“这儿舒坦,喝一口全是小时候的味道。”

往前走两步是家没有招牌的理发店,老师傅用的还是老式推子,墙上贴着九十年代的女明星海报。五十岁的李大哥每月必来,往那张掉皮的理发椅上一坐,闭着眼听推子在耳边嗡嗡作响。他说这儿的老师傅记得他年轻时梳中分的模样,也晓得他现在哪个位置需要多修两刀。

那些藏在巷子里的老手艺

修鞋的老赵在巷尾支了个摊,每天雷打不动地出现在那棵老槐树下。他的工具箱像个百宝箱,各种皮料、线团、鞋掌摆得整整齐齐。老主顾们把磨损的皮鞋往他跟前一放,不用多交代,他瞥一眼就知道该怎么修。有时修着鞋,还会跟路过熟客唠两句家常:“孩子今年考得怎样?”“最近雨水多,您老关节炎没犯吧?”

这些高安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里,藏着许多这样的老手艺人。他们不紧不慢地守着各自的摊位,来光顾的也多是几十年的老街坊。修拉链的五块钱,补个鞋跟八块钱,老师傅们从不急着收摊,常常天都黑了还在那盏节能灯下忙活。

巷子中段有家只卖叁样早点的小铺——拌粉、瓦罐汤、油炸糕。早晨六点开始就排起队,老板记得每个老客的喜好:“张老师不要葱”“王叔辣椒要多放”。这些高安男士常访的小巷早餐铺,成了很多人一天开始的仪式。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现在商场里什么没有?为啥这些大男人偏往旧巷子里跑。其实啊,在这些高安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中,他们能找到某种熟悉的节奏。在这条走了几十年的巷子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是父亲、丈夫,也可以变回当年那个在巷子里追逐打闹的少年。

夜幕降临,巷子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零星几家店铺亮着灯。老周准备打烊了,他把最后一位客人送到巷口,转身收拾着桌椅。明天,当第一缕阳光照在青石板上,这些高安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又会迎来新的一天,继续承载着属于这座小城的记忆和温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