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全国各地喝茶上课资源,各地茶道文化学习交流平台
最近常有朋友问我,想学点正经茶道却不知从哪儿找门路。这事儿说来也巧,上周末我在黄石街头闲逛时,竟在巷子深处发现了一家别致的茶学堂。木门虚掩着,里面飘出阵阵茶香,几位年轻人正围坐在青石茶台前,看老师演示如何温杯烫盏。
那位穿亚麻衫的茶艺师手法行云流水,一边注水一边讲解:“你们看,这水要沿着杯壁缓缓而下,像这样...”。有个扎马尾的姑娘学得格外认真,还掏出小本子记笔记。我站在窗外看了半晌,突然意识到——原来咱们黄石藏着这么多优质的喝茶上课资源,只是需要用心发现。
茶香里的相遇
记得叁年前我第一次接触茶道,纯粹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想找地方静静心。当时觉得泡茶不就是把茶叶扔进壶里加热水嘛,能有多难?真上手才发现,这里头的学问深着呢。光是辨茶就够学上好一阵子,什么春水秋香、岩韵花香,每个词背后都是几代人的经验积累。
现在不同了,随着各地茶道文化学习交流平台越来越多,想入门变得简单很多。上周我去的那家茶室,主人每月都会举办“盲品会”。大家带着各自收藏的茶叶,遮住包装轮流冲泡,猜茶龄、辨产地,有时为了一个茶汤的余韵争得面红耳赤,特别有趣。
这样的活动现在在黄石挺常见的。城南有家书院每周开设亲子茶课,孩子们跟着父母一起学习奉茶礼仪;城北的文创园里,90后茶人用现代审美重构传统茶席,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这些鲜活的喝茶上课资源,正悄悄改变着大家对茶道的刻板印象。
一方茶席连四海
最让我感动的是去年深秋参加的一次跨省茶会。那天雨下得淅淅沥沥,我们二十来个陌生人围坐在老宅的天井里。来自云南的茶友带来珍藏的普洱,福建的朋友分享着今年的新枞,台湾同胞演示着冷泡茶的诀窍。氤氲茶气中,天南地北的口音渐渐融成了同一首歌。
其实啊,现在要找这样的交流机会真不难。很多茶室都会在立春、谷雨这些节气举办特别活动,有时还会通过直播让外地茶友云端参与。我认识的一位茶艺老师,最近就在整理各地喝茶上课资源,打算做成共享文档免费发放。“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她边说边给我看她手机里存着的各地茶室照片,从东北的暖炕茶桌到岭南的骑楼茶肆,看得人心里痒痒的。
这样的平台最大的好处,就是让爱茶的人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喜欢安静的可以参加小型雅集,热衷交流的可以去茶博会逛逛,时间紧张的也能通过线上课程循序渐进地学。茶道这件事,本来就不该有太高的门槛。
前几天路过曾经偶遇的那家茶学堂,发现他们正在布置新的展架。主人认出我来,热情地招呼说下周要办“二十四节气茶会”,邀我得空来坐坐。望着茶室里新添的各地特色茶具,我突然想起《茶经》里那句话: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千年前的古人都懂得在茶中修身养性,现在的我们,拥有这么多触手可及的黄石全国各地喝茶上课资源,是不是更应该好好珍惜呢?
窗外的梧桐叶飘到茶席上,主人轻轻将其拂去,继续不紧不慢地烫洗着茶具。这个画面让我恍惚觉得,或许茶道的真谛,就藏在这些平凡又温暖的日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