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绥芬河周边初中生服务一次500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纳闷的,最近在绥芬河这边,总能看到些奇奇怪怪的小广告。有时候是贴在电线杆上,有时候是在菜市场门口的布告栏,内容都差不多,写的都是什么“绥芬河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这类话。第一次看见的时候我还纳闷呢,这到底是要干啥?
那天在早点摊买豆浆,正好碰上邻居老李送完孩子上学。我随口提了这茬,老李皱着眉头把豆浆袋子攥得紧紧的:“你也看见了?我家楼道里也贴了好几张,撕了没两天又冒出来。”他说前两天还特意去学校门口转了转,发现有些社会青年在那儿晃悠,看见穿校服的学生就凑上去搭话。
这事儿不简单
我们那片社区有个张老师,在初中教了二十多年书。有天晚上散步碰见她,聊起这个现象,她直摇头。“现在这些孩子啊,手机玩得比大人都溜,有些不良信息防不胜防。”她说班上有个男生最近老是旷课,问起来就说肚子疼,后来才听说是在网上接了什么“兼职”,说是绥芬河周边初中生服务一次500,具体干啥也说不清楚。
说实话,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五百块钱对初中生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够买好多本漫画书或者好几套游戏皮肤了。可这钱拿得踏实吗?我侄子就在绥芬河实验中学读初二,有回我旁敲侧击问他,知不知道这些广告是啥意思。那小子挠挠头说:“我们班同学都说这是骗人的,要么就是干坏事。”
这话倒是提醒我了。上周去派出所办居住证,正好听见两个民警在说最近接到报警,有初中生被诱骗去碍罢痴陪唱,一晚上给几百块。这不就跟那些小广告对上了吗?
现在想想,这些广告写得模模糊糊的,故意不说清楚具体内容,八成就是怕被人抓住把柄。可越是这样藏着掖着,越让人觉得不对劲。正经兼职哪有这么鬼鬼祟祟的?
我家楼下小卖部的王嫂更着急,她闺女今年刚上初一。有天晚上她慌慌张张跑来敲门,说在女儿手机里看到条陌生短信,也说是什么“绥芬河约附近的初中生一次500”,问要不要周末“挣点零花钱”。王嫂当时就急了,直接把那条短信删了,还给闺女换了部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老人机。
这事儿传开后,我们这片几个家长自发组织了护学队,每天上下学时间在学校周边转悠。别说,还真有效果,那些闲逛的社会青年明显少了。不过那些小广告还是时不时会出现,今天撕了,明天又贴上了,跟野草似的。
有时候我在想,这些搞名堂的人也是费尽心机。他们专门挑初中生下手,不就是看中了孩子们涉世未深,容易上当吗?五百块钱,对成年人来说可能不算啥,但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前两天路过学校,看见门口新装了摄像头,墙上也贴了反诈骗的宣传画。这倒是件好事,至少能让那些动歪心思的人收敛点。不过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得让孩子们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来得太容易的钱,往往都藏着陷阱。
现在每次看到那些小广告,我都会顺手撕掉。虽然可能起不了太大作用,但至少不能让这些东西明目张胆地在那儿误导孩子。毕竟,咱们绥芬河这么个小地方,谁家没个上学的小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