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哪有站小巷的地方啊,七台河站附近小巷在哪
七台河站旁的小巷子
昨儿个又有朋友问我,七台河哪有站小巷的地方啊?你说巧不巧,这问题我上周刚帮亲戚打听过。火车站旁边确实藏着几条老巷子,不过现在找起来得费点功夫。
记得以前出站往右拐,走过那家总飘着烤饼香的小铺子,就能看见叁条岔路。中间那条青石板路走到底,连着五六条互相打通的巷子。去年市政改造后,巷口都被统一刷成了白墙灰瓦,第一次去的人还真容易走过。
我上周叁特意又去转了转。下午四点的光景,巷口修鞋的老张还在老位置,他那个打着补丁的遮阳伞特别显眼。往里走能听见各家厨房叮当作响,空气里有股炒辣椒混着大酱的味儿。第叁家门窗上贴着鲜红的剪纸,院里那棵老沙果树探出墙头,枝条上还挂着去年没摘的干果子。
要说七台河站附近小巷在哪最热闹,还得数傍晚五点半。卖豆腐脑的叁轮车卡在巷子转角,穿工装裤的大哥正跟卖菜大娘讨价还价。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坐在门槛上捣鼓旧收音机,脚边卧着的黄狗懒洋洋甩着尾巴。
我在7号院门牌前停了脚。红漆木门虚掩着,能看见院里晾着蓝白校服。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姑妈家住的就是这样的院子,夏天我们常在院心支桌子吃西瓜,瓜皮直接扔进墙角的 compost bin。
巷子深处有家改了民宿的旧宅子,老板娘在窗台养了七八盆绣球。她说在这住了叁十年,见过问路的游客比本地人还多。现在手机导航总把人往大路上导,其实穿过巷子到客运站能省十分钟。
转身往回走时,遇见个提乌笼的大爷。他告诉我巷子东南头新开了家酱骨店,但老街坊还是爱去中间段那家十年老铺。说着说着突然拍腿:“你要找站台后面那条巷子?早封喽!得从超市侧面绕过去。”
暮色渐渐漫过巷口的白墙,几家窗户透出暖黄的灯光。青石板路上响起电动车铃铛声,大概是下班的人抄近道回家。我站在巷子交叉口想了想,其实每条小巷都在说着这座煤城的变迁。
那些新刷的墙面背后,依然藏着老七台河人最日常的烟火。要是哪天你在站前广场迷路,不妨找个拎菜篮子的阿姨问问。她们随口指的路,往往比地图软件更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