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现在哪有夜晚站小巷,汉川晚上哪里有小巷子
这两天朋友突然问我,汉川现在哪有夜晚站小巷?说实在的,我当时愣了一下。这不,趁着晚上凉快,我专门在城区转了转。
老城区解放路后面的巷子还亮着几盏路灯,拐角那家面馆十点半还冒着热气。老板娘正收拾桌椅,看见路过的人都会招呼一声。往前走两步,电线杆下几个街坊摇着蒲扇聊天,拖鞋啪嗒啪嗒响。穿堂风掠过晾衣绳,带起洗衣粉的香。
巷口那盏灯
要说汉川晚上哪里有小巷子,建设路那片还真藏着几条。水果摊的灯泡拉得老长,橘子堆成小山包。有个大爷慢悠悠蹬叁轮车,车铃叮当响,后座绑着两个空菜筐。转角便利店开着门,冰柜嗡嗡响,几个年轻人站在门口喝汽水。这种巷子不算热闹,但透着过日子该有的样子。
其实现在要找纯粹的黑暗巷子还真不容易。前年装的路灯基本覆盖了背街小巷,就连和平社区那些老巷子也新换了尝贰顿灯。倒是有些半封闭的小巷,比如老中百仓储侧边那条,晚上八九点还挺多人走——对面烧烤摊的香味飘过来,谁经过都得放慢脚步。
记得小时候巷子口总有修自行车的铺子,现在变成了快递驿站。晚上七八点取件的人排着队,手机屏幕的光映在脸上。再往里走,听见搓麻将的声音从二楼传来,还有电视机的对话声顺着防盗窗飘下来。这种热乎气儿,比宽阔的大马路有意思多了。
要说汉川现在哪有夜晚站小巷,其实得看你要找什么样的。新建小区旁边的巷子干净整齐,但少了点烟火气;老城区的巷子窄些,可每个门洞里都藏着故事。昨晚看见个大叔蹲在巷子口喂流浪猫,铝饭盒磕在青石板上清脆作响。那只叁花猫蹭着他的裤腿,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
现在很多人习惯去商业街,但我还是觉得这些小巷子更有看头。五金店卷帘门拉下一半,老板还在里面整理螺丝;裁缝铺的模特穿着半成品裙子,针线篮搁在窗台。这些零零碎碎的夜晚,拼出了汉川最真实的模样。
转角遇到个卖绿豆汤的推车,保温桶盖子上扣着两个瓷碗。买汤的大姐说在这摆了十几年,街坊都认识她的吆喝声。塑料凳摆在墙根,喝汤的人望着巷子口来来往往的电动车。车灯划过墙面,像忽明忽暗的萤火虫。
或许过两年这些巷子又会变样,但至少现在,当你真在夜晚走进这些地方,还能闻到谁家炒菜的香味,听见电视机里的天气预报,看见晚归的人用钥匙串敲亮楼道声控灯。这些碎片,大概就是所谓的市井气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