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福泉学生500元通话叁小时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点意思。那天我在小区门口等外卖,听见几个穿校服的初中生在聊天。一个戴眼镜的男孩正说得眉飞色舞:"你猜怎么着?福泉中学那边有个学生,花五百块钱打了叁小时电话!"
旁边扎马尾的女生瞪大了眼睛:"五百?够我买叁个月奶茶了!他这是给火星人打电话呢?"
这通电话背后的事
后来我特意打听了一下。原来那个福泉初中生家里老人突发急病,偏巧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孩子手头只有过年攒的五百块压岁钱,愣是咬着牙买了张电话卡,从晚上七点打到十点,把县医院、市医院、甚至省城的专家热线都打了个遍。
你说这孩子傻不傻?明明可以换个更省钱的方式。但设身处地想想,一个初中生,遇到这种紧急情况,第一反应可不就是赶紧联系能帮忙的人嘛。他班主任后来知道这事,眼睛都红了:"这孩子平时买瓶矿泉水都舍不得,谁能想到他会为了一通电话掏出全部家当。"
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福泉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的事。有人算过账,这叁小时要是用网络电话,撑死也就二叁十块钱。可关键时刻,谁还记得比价?就像你急着救火,难道还要先查查哪个牌子的灭火器在打折?
我邻居家孩子也在福泉中学读书,他说现在同学们都在传这件事。有同学开玩笑说,这通福泉学生500元通话叁小时的记录,估计能列入校园传说了。但说着说着,大家都会沉默片刻——谁都明白,这不是什么炫富的故事,而是一个对于责任和担当的成长课。
想起我们小时候,遇到事情第一反应都是找爸妈。现在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却要学着独自面对风雨。那五百块钱对大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可能就是他的全世界。
这事儿传开后,当地电信营业厅的工作人员都记住了这个特别的孩子。据说后来还有志愿者组织给学校捐了批免费通话时长,专门给留守学生应急用。你看,有时候一个看似冲动的举动,反而能推动一些改变。
现在偶尔路过福泉中学,我都会想起这个故事。校门口那些嬉笑打闹的学生里,说不定就有那个孩子的同学。他们或许还在为考试发愁,为游戏着迷,但某个瞬间,他们也会突然想起同窗那个深夜——握着发烫的手机,在漫长的叁小时里,完成了一次突如其来的成长。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不少,只是很少有人留意。就像墙角悄悄绽放的小花,不喧哗,却自有力量。那个决定掏出五百块钱的瞬间,那份毫不犹豫的担当,或许比任何课本上的道理都来得真实。
下次再听到有人谈论福泉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的轶事,或许我们可以多想一层。在这看似不划算的交易背后,藏着一个少年最朴素的勇气,和一份沉甸甸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