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学院外援女,校园外援女生风采
校园梧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下午四点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操场上。这时候总能看到几个穿着运动服的女生在跑道上挥汗如雨,她们的身影被拉得老长。这些姑娘啊,就是我们学校最近特别受关注的那群"外援女"。说真的,刚开始听到这个称呼,我还以为是什么校外人员呢。
其实啊,她们就是各院系里特别擅长运动的普通学生。记得上学期院系篮球联赛,我们文学院实在凑不齐会打球的女生,体育部长急得嘴角起泡。后来不知谁提出,可以从其他院系借调几位体育特长生来帮忙。这个提议刚开始争议不小,有人说这不符合比赛规则,也有人觉得这样胜之不武。但最终,为了不让比赛弃权,还是请来了两位经管学院的篮球高手。
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让我意外的是,这两位"外援女"加入后,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提升。她们每天提早半小时到球场,带着我们这些菜鸟做热身运动。训练结束时,还会留下来加练投篮。最让人感动的是,她们从不摆"高手"架子,总是耐心地纠正我们的动作。那个总也学不会叁步上篮的小王,在她们手把手教导下,居然在正式比赛中投进了关键球!
渐渐地,系里的女生们都喜欢上了这两个姑娘。训练结束后,大家会凑钱买奶茶,坐在操场边的看台上聊天。从篮球技巧聊到专业课,再聊到最近看的综艺节目。那种亲切自然的氛围,完全打破了院系之间的隔阂。说来也怪,自从她们加入后,我们队里的姑娘们训练积极性都提高了不少。
现在走在校园里,经常能看到不同院系的学生聚在一起运动。有时是几个女生在练排球,有时是一群人在操场跑步。这种跨越专业的交流,让整个校园都活跃起来了。你看,就连食堂里都能看到穿着不同院系队服的学生坐在一起吃饭聊天。
上周路过操场,正好看到我们系的姑娘们在训练。她们现在已经能打出像样的配合了,运球、传球都有模有样的。那个曾经最笨手笨脚的小李,居然在练习赛中完成了一个漂亮的上篮。场边的教练忍不住鼓掌,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这些外援女生给校园带来的,远不止几场胜利那么简单。她们像是一条条纽带,把不同院系的学生联系在一起。现在想想,也许这就是大学该有的样子——不同专业的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在青春的赛场上,每个人都可以是别人的"外援",也都可能成为被帮助的那个人。
夕阳西下,训练结束的哨声响起。姑娘们收拾好东西,叁叁两两地往宿舍走。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操场上还会继续上演着这样的故事。而我们这些旁观者,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所感染。或许下次,我也会鼓起勇气,加入他们的训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