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附近人联系300元服务
最近张掖本地一些微信群里,总能看到"附近人联系300元服务"这样的消息,说实在的,第一次刷到的时候,我盯着手机屏幕愣了半天。
那天晚上加班到十点多,顺手打开微信附近的人想找点夜宵推荐,结果刷到个头像挺模糊的账号,介绍里明晃晃写着那行字。我这人好奇心重,试探着发了句"什么服务",对方秒回叁个字"你懂的",接着发来段语音,声音压得特别低:"哥们在张掖哪儿?300块钱绝对到位。"
事情没那么简单
说实话,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这年头谁还不知道这种套路啊?我赶紧退出聊天界面,结果发现附近的人列表里,隔叁差五就能看见类似的账号。有的直接把价格写在昵称里,有的在相册里放些模棱两可的照片。最夸张的是有个账号,定位就在市中心广场,介绍里写着"张掖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随时可约"。
后来和几个老同学吃饭聊起这事,在派出所工作的发小直摇头。他说上个月刚处理过类似案子,有个老乡真转了300块过去,结果对方收钱就拉黑。其实仔细想想就明白了,正经生意哪需要这样遮遮掩掩的?
我有个表弟在张掖做外卖骑手,他说经常接到那种奇怪的订单。客人要求把东西放在某个小区门卫室,连面都不露。有次他忍不住多问了句,客人立刻紧张兮兮地取消订单了。这些若隐若现的线索,慢慢在脑子里串成了线。
现在想想,这些藏在手机后面的操作,就像在玩捉迷藏。他们经常换头像改昵称,今天可能叫"小雨",明天就变成"朵朵"。有次我特意记下某个账号,隔天再搜已经查无此人。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式,确实让人防不胜防。
其实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这种所谓服务根本经不起推敲。真要找家政、跑腿之类的服务,现在满大街都是正规平台。何必要通过附近的人这种渠道?而且开口就是300元,连具体服务内容都说不清楚,这里面的水有多深,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前几天路过县府街,还真看见两个民警在检查路人手机。凑近了听,原来是在提醒大家注意防范电信诈骗。其中有个大妈激动地说,她儿子前几天就是被这种"附近人联系300元服务"给骗了,虽然钱不多,但心里特别窝火。
有时候深夜刷朋友圈,会看到年轻人转发那种"揭秘"文章。点进去看,内容大多遮遮掩掩,最后都是引导加私人微信。这种套路现在还挺常见,先是用夸张标题吸引眼球,再一步步把你往沟里带。
现在我看到这类账号都会顺手举报。说来也怪,每次举报成功没过多久,又会出现新的账号。这种感觉就像打地鼠,这个刚按下去,那个又冒出来。有次举报时我特意数了数,半小时内就刷到五个类似账号,定位还都在人流量大的商圈。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种事周瑜打黄盖。但往大了说,这种灰色交易确实影响社会风气。往小了说,万一遇到陷阱,吃亏的还是自己。记得去年开发区就出过事,有人借着见面约会的名义实施抢劫,最后闹到警察出动。
现在出门吃饭,经常能听见邻桌议论这些事。有个大姐说得挺在理:"正经人谁会在微信上这么做生意?"这话虽然直白,但确实点破了关键。正常做生意的人,巴不得把服务内容说得明明白白,哪会这样神神秘秘的。
其实换个角度想,要是真需要什么服务,张掖这么大个城市,正经门店那么多。何必非要盯着手机里那些来路不明的账号?这话我经常和身边年轻同事说,他们总笑我老古板。但见过那么多被骗的案例,我觉得谨慎点总没错。
昨天又看到个新套路,有人把微信头像改成外卖骑手,昵称写成"代送服务300起"。点开详细资料看,相册里全是网图。这种不断翻新的花样,确实让人防不胜防。现在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是直接划走,连多看一眼都觉得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