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品茶上课工作室,林芝茶艺学习课堂
沿着尼洋河畔慢慢走,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混着湿润草木的气息。转过一个弯,就看到那栋藏式小楼了——林芝品茶上课工作室。说来也怪,明明是个学茶的地方,却让人一走近,心就自然而然静了下来。
推开门,暖光扑面,木头的温润和茶叶的干香交织在一起。穿着藏装的姑娘抬起头,眼睛弯弯的,没说话先递来一杯温热的甜茶。“先坐,课马上开始。”她说话的调子,像窗外流过的河水,不急不缓。
一片叶子里的山河
教茶的老师姓陈,大家都爱叫他陈师傅。他捏起一小撮墨绿的茶叶,放在我们掌心:“来,先别急着喝,感受一下。”我合拢手掌,茶叶轻微扎着皮肤,有一股被阳光晒透的、直接的味道。“这茶来自南迦巴瓦峰脚下的茶园,海拔两千多米呢。”他顿了顿,像是在回忆什么,“高海拔的茶叶啊,生长慢,内涵物质积累得多。你们喝到的,不只是茶味,是那片山的风、土、阳光,还有…嗯,还有时间。”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喝茶前,是需要先“认识”这片叶子的。它的来处,它经历的风霜雨露,仿佛都藏在蜷缩的叶片里。这大概就是林芝茶艺学习课堂最不一样的地方——它不急着教你那些繁复的步骤,而是先让你和茶,交个朋友。
水烧开了,咕嘟咕嘟地响。陈师傅提壶冲泡,水流划出一道柔和的弧线。茶叶在盖碗里舒展开,像是重新活了过来。他让我们凑近闻,那香气,不是扑鼻的香,是幽幽的,一层一层地往你鼻子里钻,有花香,有蜜韵,还有一种…嗯,清凉的山野气。
慢下来的时光
正式上手泡茶,才发现看起来优雅的事,到自己这儿全乱了套。水温不是高了就是低了,手势僵硬,出汤时差点把盖碗摔了。同桌的阿姨笑了,说她刚来时也这样:“心里别惦记着‘我在泡茶’,你就当是…嗯,就当是给一位老朋友倒杯水。”
这话,一下子点醒了我。我深吸一口气,不再去看墙上的步骤图,只是看着茶叶,感受水的温度。第二次,动作竟然真的流畅了许多。当清亮的茶汤从公道杯倒入品茗杯,泛起一圈金黄色的光晕时,心里头,莫名地升起一种安稳的满足感。
在这里,时间仿佛被拉长了。一个下午,我们只专心做一件事——和一盏茶相处。窗外是雪山和桃林,窗内是安静的我们,偶尔交流一下喝到的滋味。有人说尝出了果甜,有人说感觉喉头很润。这种专注,让心里那些杂七杂八的念头,不知不觉就消散了。
离开时,我又回头看了一眼“林芝品茶上课工作室”那块朴素的木牌。它不只是一个学技艺的地方,更像是一个驿站,让匆忙赶路的人,能进来歇歇脚,借由一盏茶,重新找到生活本该有的、从容的节奏。下次休假,我一定还来。